[实用新型]路面标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5727.1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7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业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559 | 分类号: | E01F9/55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面 标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面标识装置,其包括:钉体,包括顶面和分别设置在顶面对侧,且相对于顶面倾斜的两个坡面,每个坡面沿与之相邻的顶面的侧边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反光片,设置在坡面上,且覆盖第一区域;自发光单元,设置在坡面上,且覆盖第二区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路面标识装置,其不仅可以提高吸光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抗压、抗冲击和抗弯等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标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面标识装置。
背景技术
道钉又称为突起路标,传统道钉一般采用硬质塑料或金属作为主体,并在主体上设置反光材料,主要用于公路两侧,中间、急弯及高速公路出口处,从而在行车灯光的照射下,形成点状连续的反光指示带,引导车辆的正确行使。传统的道钉需要有车灯照射才能反光,而自行车道、绿道上行走的多数是自行车或步行的行人,这些传统的道钉不能为这些行人提供引导作用,如果行人误入车道,很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做法是在道钉上设置诸如荧光材料等的自发光材料,确保行人也能够通过道钉看到车道与人行道或自行车道的分隔边界。但是,现有的道钉中,均是将自发光材料设置在道钉的顶面,放光材料设置在道钉的坡面,这又会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受到自发光材料的设置位置和吸收面积的限制,现有的道钉的吸光能力较差,无法满足长时间发光的需求;
其二,由于自发光材料设置在道钉的顶面,其抗压、抗冲击和抗弯等能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路面标识装置,其不仅可以提高吸光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抗压、抗冲击和抗弯等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面标识装置,包括:
钉体,包括顶面和分别设置在所述顶面对侧,且相对于所述顶面倾斜的两个坡面,每个所述坡面沿与之相邻的所述顶面的侧边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反光片,设置在所述坡面上,且覆盖所述第一区域;
自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坡面上,且覆盖所述第二区域。
可选的,所述自发光单元包括:
自发光体;
透明外壳,包覆所述自发光体的整个外表面;或者,包覆所述自发光体的除与所述坡面相贴合的底面之外的所有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自发光体包括电致发光材料或者蓄光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区域为至少一个,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区域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区域沿与之相邻的所述顶面的侧边排布;
所述反光片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区域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设置;
所述自发光单元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设置。
可选的,所有所述反光片的面积之和与所有所述自发光单元的面积之和的比例的取值范围在2:1-10:1。
可选的,所述自发光体的厚度的取值范围在0.5-2mm。
可选的,所述透明外壳的厚度的取值范围在0.5-1mm。
可选的,所述反光片为一个;所述自发光单元为两个,且位于所述反光片的两侧;所述自发光单元为矩形或者正方形;
所述自发光体的长度的取值范围在18-29mm;所述自发光体的宽度的取值范围在8-29mm。
可选的,所述透明外壳的形状与所述自发光体的形状相同;
所述透明外壳的长度的取值范围在20-30mm;所述透明外壳的宽度的取值范围在10-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5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尘式虎钳
- 下一篇:一种肾内科加压超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