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启动型变压吸附氮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5090.6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0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郑耀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班顺工业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04 | 分类号: | C01B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机构 氮气 空气槽 真空泵 脱附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净化装置 氮气机 排气口 吸附筒 吸附 进气口 快速启动型 变压吸附 操作结果 交替吸附 外界连通 依次连通 出气口 空气抽 排气管 排空 下端 开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启动型变压吸附氮气机,包括吸附机构、氮气槽、空气槽、空气导入与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导入与净化装置、空气槽、吸附机构和氮气槽依次连通,所述空气槽连通吸附机构底部的进气口,所述氮气槽连通吸附机构顶部的出气口,所述吸附机构下端还设置排气口,该排气口连通真空泵,并通过排气管与外界连通,用于排空脱附。本实用新型采用吸附筒A和吸附筒B交替吸附和脱附;设置真空泵,在开机时,启动真空泵将吸附机构中的空气抽走,再进行实际的吸附与脱附作业,加速吸附氮气机的启动,可在5‑20分钟即可获得稳定的操作结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氮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启动型变压吸附氮气机。
背景技术
采用气体分离工艺可将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分离生产氮气,通常使用一种特殊处理过的活性碳即碳分子筛分离空气。碳分子筛的孔径在氮气和氧气分子的直径范围内,由于氧分子比氮分子体积小,因此先被吸附在碳分子筛表面。氮分子通过分子筛床层排出进入储罐达到制氮的目的,氧分子通过设备解吸排放到大气内,达到分子筛再生的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吸附后,碳分子筛被所吸附的氧分子饱和需进行再生,再生是通过降压解吸予以实现。由于碳分子筛在低压时不能再吸附气体分子,大多数分子在降压时被排空,此种过程称为脱附。
为达到连续供气,通常采用多塔式操作,在吸附筒A处于吸附状态时,吸附筒B为脱附状态,并且利用时间控制与切换,两筒互相转换为吸附与脱附状态。至于变压吸附制氮机生产的氮气则流入氮气槽,以供工厂制程使用。
在开机时,由于受限于吸附筒内存在大量空气,因此要达到稳定操作时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例如30分钟到2个小时,亦即影响生产时等待的时间。此种情况在使用多台氮气机的情况尤其严重,当氮气量不够使用,急需启动另一台氮气机时,需要花费过长的时间在等待,造成现场气源不足或纯度下降的困境。另一种情况为碳分子筛生产的工厂,通常都是利用小型变压吸附氮气机测试产品的性能,但是每次检测的时间都要等待30分钟到1个小时才能取得稳定与正确的数据,造成生产的延迟与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启动型变压吸附氮气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附氮气机在开机时需要较长时间等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启动型变压吸附氮气机,包括吸附机构、氮气槽、空气槽、空气导入与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导入与净化装置、空气槽、吸附机构和氮气槽依次连通,所述空气槽连通吸附机构底部的进气口,所述氮气槽连通吸附机构顶部的出气口,所述吸附机构下端还设置排气口,该排气口连通真空泵,并通过排气管与外界连通,用于排空脱附。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导入与净化装置包括连通设置的空气导入装置和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导入装置为压缩机,所述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吸附式干燥机、过滤器与活性炭吸附罐,用于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油、水和灰尘。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并联连接的吸附筒A和吸附筒B。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机构的进气口还连接冲洗用氮气槽。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连通消音器的进气口,所述消音器的出气口连通外界。
采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吸附筒A和吸附筒B交替吸附和脱附;设置真空泵,在开机时,启动真空泵将吸附机构中的空气抽走,再进行实际的吸附与脱附作业,加速吸附氮气机的启动,可在5-20分钟即可获得稳定的操作结果;
设置冲洗氮气槽,再真空泵抽吸过后,启动将氮气冲入吸附机构,将吸附机构内的气体置换与排除,随后再进行实际的吸附与脱附作业,进一步缩短了启动时间,可在5-10分钟即可获得稳定的操作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速启动型变压吸附氮气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班顺工业气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班顺工业气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50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