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折脚机的夹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52818.X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5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信;严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17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折脚机 夹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折脚机的夹持机构,包括机构本体、左机械手和右机械手,所述机构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左机械手,所述机构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右机械手,所述左机械手和右机械手之间设置有传送轴,所述传送轴上设置有折脚模具,所述折脚模具穿在所述传送轴上并能带动折脚模具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折脚机的夹持机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自动折脚模具的自动更换,缩短电子组件的加工周期,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组件折脚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折脚机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电感组件、电阻组件和电容组件等电子元器件是集成电路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电感组件、电阻组件和电容组件分为本体和引线,电感组件、电阻组件和电容组件从电子企业生产出来的成品,实际使用需要将电子组件引线经过一定的折脚、剪切再焊接在集成电路板上。传统小规模使用时,操作人员会使用人工手动或者借助金属管等简单治具进行折脚再用刀具剪切多余的引线;大规模使用时,操作人员手动操作容易造成质量误差,使产品质量不稳定,同时浪费了人力。折脚机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但现有的折脚机大多是使用单个模具进行折脚的,模具更换频繁,这样造成加工周期长,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的折脚机大多是使用单个模具进行折脚的,模具更换频繁,这样造成加工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折脚机的夹持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折脚机的夹持机构,包括机构本体、左机械手和右机械手,所述机构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左机械手,所述机构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右机械手,所述左机械手和右机械手之间设置有传送轴,所述传送轴上设置有折脚模具,所述折脚模具穿在所述传送轴上并能带动折脚模具上下移动。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左机械手内设置有第一折脚杆,所述第一折脚杆连接有第一折脚电机。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右机械手内设置有第二折脚杆,所述第二折脚杆内连接有第二折脚电机。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折脚模具上设置有夹持槽,所述折脚模具内设置有组件固定槽。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组件固定槽为可拆卸式的设置在所述折脚模具内。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传送轴连接有传送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折脚机的夹持机构,机构本体设置有机械手,机械手的中间设置有传送轴,折脚模具设置在传送轴上,转动轴连接有传动电机。当一个模具内的电子组件折脚结束后,传动电机带动传送轴转动,把装有电子元子送到机械手处夹持,折脚机进行折脚操作,实现了自动折脚模具的自动更换,缩短电子组件的加工周期,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折脚机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折脚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同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528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应变传感器的辅助安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垃圾破碎功能的水面漂浮物清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