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玻璃温室的防风开窗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8924.0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7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福;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玻璃 温室 防风 开窗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玻璃温室的防风开窗机构,包括窗框、以及设置于窗框中并活动配合的玻璃窗门,所述窗框和玻璃窗门的下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窗框铰链支座和第一窗门铰链支座,所述第一窗门铰链支座上转动地连接有主动连杆的一端,所述主动连杆的中部转动地连接在第一窗框铰链支座上,所述主动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有动力推杆,所述动力推杆由一电机驱动移动,动力推杆推动主动连杆以第一窗框铰链支座的转动副处为圆心转动翘/收起玻璃窗门。本实用新型结构在开窗动作时,玻璃窗门保持水平状态移动,可以有效防止玻璃窗门在打开状态时受到过大的风力损坏窗户,并且机构可靠性高,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玻璃温室的防风开窗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玻璃温室或大棚的玻璃开窗机构,在开窗动作完成后,常常会因为在打开状态时受到过大的风力而损坏玻璃窗门,或是单转轴不断受到冲击而导致转动精度下降,机构可靠性降低,使用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玻璃温室的防风开窗机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玻璃温室的防风开窗机构,包括窗框、以及设置于窗框中并活动配合的玻璃窗门,所述窗框和玻璃窗门的下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窗框铰链支座和第一窗门铰链支座,所述第一窗门铰链支座上转动地连接有主动连杆的一端,所述主动连杆的中部转动地连接在第一窗框铰链支座上,所述主动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有动力推杆,所述动力推杆由一电机驱动移动,动力推杆推动主动连杆以第一窗框铰链支座的转动副处为圆心转动翘/收起玻璃窗门。
进一步的,所述窗框和玻璃窗门的下端还分别固定有第二窗框铰链支座和第二窗门铰链支座,所述第二窗门铰链支座上转动地连接有从动连杆的一端,所述从动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窗框铰链支座上,用以保持玻璃窗门的水平平衡。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与动力推杆之间设有换向结构,换向结构采用螺杆螺母组合,将电机的转动变为螺杆的直线移动,用以驱动动力推杆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窗框和玻璃窗门设置于xyz空间垂直坐标系中的x轴向与y轴向交叉形成的平面内,所述从动连杆和主动连杆设置在y轴向与z轴向交叉形成的平面内并且转动方向与x轴向垂直,使得动力推杆翘/收玻璃窗门沿z轴向和y轴向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窗框铰链支座和第一窗门铰链支座各设有一对,并且分别在窗框和玻璃窗门下端沿x轴向布置,所述第二窗框铰链支座和第二窗门铰链支座各设有一对,并且分别在窗框和玻璃窗门下端沿x轴向布置,所述第一窗框铰链支座和第二窗框铰链支座在窗框下端沿y轴向布置,所述第一窗门铰链支座和第二窗门铰链支座在玻璃窗门下端沿y轴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在开窗动作时,玻璃窗门只沿z轴向和y轴向水平移动,可以有效防止玻璃窗门在打开状态时受到过大的风力损坏窗户,并且机构可靠性高,利用电机提供动力、及连杆传输动力,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可应用于各种玻璃温室大棚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框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窗框,11、第一窗框铰链支座,12、第二窗框铰链支座,2、玻璃框门,21、第一窗门铰链支座,22、第二窗门铰链支座,3、从动连杆,4、主动连杆,5、动力推杆,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8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实壁管生产用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材粉粹用耐磨锤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