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布式楼宇水力平衡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6114.1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2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甲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诗非 |
地址: | 161400 黑龙江省黑河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水管 调节系统 电动调节阀 供水管路 控制器 热量表 循环泵 楼宇 电气连接 阀门开度 回水管路 热量信号 连通 控制信号输出端 控制信号输入端 供热管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 供热方式 水力平衡 输出端 输入端 水力 失调 能耗 采集 | ||
1.分布式楼宇水力平衡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器(1)、二级供水管路(2)和二级回水管路(3);
每个楼宇(6)的供热装置设置有一个楼前供水管路(4)和一个楼前回水管路(5);二级供水管路(2)与楼前供水管路(4)的进水端连通,二级回水管路(3)与楼前回水管路(5)的出水端连通;楼前供水管路(4)的出水端通过楼宇(6)内的供热装置与楼前回水管路(5)的进水端连通;
其特征在于,分布式楼宇水力平衡调节系统还包括多个分支调节系统,一个分支调节系统对应一栋楼宇(6),所述分支调节系统包括循环泵(7)、混水管(8)、热量表(9)和电动调节阀(10);
循环泵(7)位于楼前供水管路(4)上,且该循环泵(7)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楼前供水管路(4)进水和出水方向;
混水管(8)的一端连通楼前供水管路(4)、且该混水管(8)的一端位于循环泵(7)的入口前,混水管(8)的另一端连通楼前回水管路(5);
电动调节阀(10)设于混水管(8)上,用于调节混水管(8)内水流量;
热量表(9)的流量计和一个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楼前供水管路(4)上,热量表(9)的另一个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楼前回水管路(5)上,所述热量表(9)用于采集楼宇(4)的实际用热量;
热量表(9)的用热量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的用热量信号输入端电气连接;控制器(1)的第一阀门开度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动调节阀(10)的第一阀门开度控制信号输入端电气连接,控制器(1)调节电动调节阀(10)开度,直至热量表(9)采集的楼宇(6)的实际用热量等于控制器(1)内计算的楼宇用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楼宇水力平衡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二级供水管路(2)和二级回水管路(3)均通过换热器(11)与一级供热网进行换热;
且一级供热网上设有一级调节阀门(12),该一级调节阀门(12)用于调节一级供热网的供热量;
一级调节阀门(12)的第二阀门开度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1)的第二阀门开度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气连接,控制器(1)调节一级调节阀门(12)的开度,直至一级供热网的供热量等于所有楼宇(4)的实际用热量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布式楼宇水力平衡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二级供水管路(2)分为站内二级供水管路和站外二级供水管路;二级回水管路(3)包括站内二级回水管路和站外二级回水管路;
站内二级供水管路的进水端与换热器(11)二级供热网侧的出水口连通,站内二级供水管路的出水端通过耦合罐(13)与站外二级供水管路的进水端连通;
站内二级回水管路的出水端与换热器(11)二级供热网侧的进水口连通,站内二级回水管路的进水端通过耦合罐(13)与站外二级回水管路的出水端连通;
且站内二级供水管路、站内二级回水管路和耦合罐(13)均位于换热站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楼宇水力平衡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水箱(14);
补水箱(14)通过补水管(15)与站内二级回水管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楼宇水力平衡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供热装置为挂片式供热装置或地热式供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甲,未经李明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61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热及挂片混合供热式调节系统
- 下一篇:清洁环保型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