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变压器外壳使用强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3390.2 | 申请日: | 2019-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8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沈毅;杨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川电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7 | 分类号: | G01N3/307;G01N3/00;G01N3/04;G01N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槽 滑台 滑槽 丝杆 变压器外壳 轴承安装 承重板 焊接板 支撑架 滑轨 夹台 底座 焊接 强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船用变压器 焊接支撑架 底座顶部 顶部设置 滑动连接 拉力弹簧 数值检测 刻度尺 连接槽 耐冲击 移动槽 上套 丝块 屈服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变压器外壳使用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架,所述底座一侧焊接支撑架,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开设滑槽,所述滑槽通过轴承安装A丝杆,所述A丝杆上套设A丝块,所述滑槽顶部设置滑台,所述滑台顶部一端焊接焊接板,所述滑台顶部另一端焊接滑轨,所述滑轨顶部滑动连接第一夹台,所述焊接板与第一夹台之间通过拉力弹簧连接,所述滑台一侧印设刻度尺,所述支撑架一侧开设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通过轴承安装B丝杆,所述升降槽顶部开设连接槽,所述升降槽一侧设置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底部开设移动槽。有效对变压器外壳的耐屈服强度的数值检测,实现对变压器外壳的耐冲击压力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用变压器外壳使用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航行设备的增加,船体上的变压器的使用日益增加,使得变压器的安装防护机构的使用强度质量逐渐降低,现有生产线中缺乏对变压器外壳使用强度性能的测试机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船用变压器外壳使用强度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变压器外壳使用强度检测装置,第一夹台和第二夹台用于夹设待检测变压器外壳,通过螺杆、滑块和夹板的设置,人员通过六角扳手对内六角槽进行转动即可对夹板进行调节,实现对变压器外壳夹合固定,人员分别驱动C伺服电机和A伺服电机进行反向转动,使C丝杆与A丝杆分别驱动C丝块和A丝块反向移动,实现第一夹台与第二夹台对变压器外壳进行掰扯,通过拉力弹簧和刻度尺的设置,人员有效得知变压器外壳的耐屈服强度的数值,且人员可通过B伺服电机驱动B丝杆转动,使B丝块移动进而调节承重板的使用高度;通过气动杆的设置,人员可利用气动冲击的方式使锥形块对第一夹台上的变压器外壳进行加压工作,实现对变压器外壳进行冲孔工作,且人员可通过气泵调节气动杆气压强度,进而实现对变压器外壳的耐冲击压力进行检测,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船用变压器外壳使用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架,所述底座一侧焊接支撑架,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开设滑槽,所述滑槽通过轴承安装A丝杆,所述A丝杆上套设A丝块,所述滑槽顶部设置滑台,所述滑台顶部一端焊接焊接板,所述滑台顶部另一端焊接滑轨,所述滑轨顶部滑动连接第一夹台,所述焊接板与第一夹台之间通过拉力弹簧连接,所述滑台一侧印设刻度尺,所述支撑架一侧开设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通过轴承安装B丝杆,所述升降槽顶部开设连接槽,所述升降槽一侧设置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底部开设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底部设置第二夹台。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部另一侧通过焊接片安装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顶部输出端通过焊接套安装气动杆,所述气动杆一端输出端焊接锥形块,所述连接槽内设置齿带,所述B丝杆顶部转动端均位于连接槽内,且齿带两端套设于B丝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台和第二夹台上均开设螺杆槽,所述螺杆槽内通过轴承安装螺杆,所述螺杆上螺栓套设滑块,所述螺杆槽顶部设置夹板,所述滑块一端与夹板焊接连接,所述螺杆一端开设内六角槽,所述第一夹台和第二夹台上均开设与内六角槽对应的孔洞。
进一步地,所述A丝块顶端通过焊接块与滑台焊接连接,所述滑槽一侧通过放置槽安装A伺服电机,所述A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与A丝杆的转动轴连接,所述B丝杆上套设B丝块,所述B丝块一端与承重板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架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安装B伺服电机,所述B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与B丝杆的转动轴连接,所述移动槽内通过轴承安装C丝杆,所述C丝杆上套设C丝块,所述C丝块底端与第二夹台顶端焊接连接,所述移动槽一端通过放置槽安装C伺服电机,所述C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与C丝杆的转动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台底端开设与滑轨对应的轨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川电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川电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3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