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蘸胶槽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41874.3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4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章达富;杨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恒泰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7 | 分类号: | A61J3/07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蘸胶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蘸胶槽,包括具有向上开口的外箱,外箱开口处两侧的内壁上对称安装有支撑板,外箱内安装有具有向上开口的蘸胶槽本体,蘸胶槽本体摆放在外箱内,可以根据需要拆卸;蘸胶槽本体内水平安装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均安装有叶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的叶轮通过电机带动而转动,对蘸胶槽本体内的胶液进行搅拌,同时机械密封上下两侧的蘸胶槽本体内壁上均开设有通孔,蘸胶槽本体两侧内壁上的通孔一一对应且通过连接管相连,在搅拌的同时胶液可以通过连接管从蘸胶槽本体一侧流到另一侧,增加胶液的流动性,防止局部凝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蘸胶槽。
背景技术:
在胶囊生产过程中,胶囊模具在经过蘸胶槽时,其中的胶囊模柱沾上胶液,再经冷却、干燥,然后经拔胶机,在拔胶装置与模具的共同作用下,胶囊半成品从胶囊模具上被拔下来,再经过后续的加工,即可获得胶囊。由于胶液的主要成分是果胶、植物纤维素衍生物、助凝剂等,在胶液槽内静置一会就会发生局部凝固的情况,因此需要经常搅拌,而现有的胶液槽内缺少自动搅拌装置,需要通过工人手动搅拌,搅拌效率低,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拆装和使用方便,通过电机转动可以实现自动搅拌,避免胶液局部凝固的蘸胶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蘸胶槽,包括具有向上开口的外箱,所述外箱开口处两侧的内壁上对称安装有支撑板,所述外箱内安装有具有向上开口的蘸胶槽本体,所述蘸胶槽本体开口处的两侧上对称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相邻的支撑板上方并与相邻的支撑板支撑相连;所述蘸胶槽本体内水平安装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上方,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均安装有叶轮;所述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的两端均穿过蘸胶槽本体侧面上的机械密封延伸到蘸胶槽本体外,所述第一转轴延伸到蘸胶槽本体外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下方的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外箱的内壁上安装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电机远离转轴的侧面上安装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穿过外箱延伸到外箱外的一端上安装有手柄。
所述机械密封上下两侧的蘸胶槽本体内壁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蘸胶槽本体两侧内壁上的通孔一一对应且通过连接管相连。
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橡胶缓冲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蘸胶槽,包括具有向上开口的外箱,外箱开口处两侧的内壁上对称安装有支撑板,外箱内安装有具有向上开口的蘸胶槽本体,蘸胶槽本体摆放在外箱内,可以根据需要拆卸;蘸胶槽本体内水平安装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均安装有叶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的叶轮通过电机带动而转动,对蘸胶槽本体内的胶液进行搅拌,同时机械密封上下两侧的蘸胶槽本体内壁上均开设有通孔,蘸胶槽本体两侧内壁上的通孔一一对应且通过连接管相连,在搅拌的同时胶液可以通过连接管从蘸胶槽本体一侧流到另一侧,增加胶液的流动性,防止局部凝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恒泰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恒泰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41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