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5444.0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0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苏振波;庞晓婷;王静;胡裕;王宁;杨琪瑶;郑艳;张耀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32322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学文 |
地址: | 130025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支臂 上耳翼 佩戴 气管插管 弧形边 螺纹槽 下耳翼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橡胶防滑垫 表面固定 固定装置 紧固螺母 生命安全 综合效果 前侧壁 上唇槽 舒适性 左侧壁 经鼻 外壁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四个固定支臂、基座、上耳翼和紧固螺母,四个所述固定支臂的外壁均开有螺纹槽,四个所述螺纹槽相视一面均开设有弧形边,所述弧形边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防滑垫,四个所述固定支臂的前侧壁固定安装所述基座,所述基座的中部开设有中孔,所述基座的左侧壁开设有上唇槽,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上耳翼,所述上耳翼的左侧开设有第一佩戴孔,所述基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耳翼,所述下耳翼的左侧开设有第二佩戴孔,该实用新型提高了患者佩戴的舒适性,同时实现对装置的有效固定和防止气管插管的脱落,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的综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鼻气管插管是呼吸科建立人工气道常用的方法,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较经口气管插管研究得较少,通常采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面部或环形固定于头枕部,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此方法容易脱落,且不易固定。同时容易发生鼻出血、壁骨折,威胁患者生命,其次,患者在佩戴固定装置时其舒适性较差,对患者造成极度的不适感,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装置,以解决固定方法容易脱落,且不易固定。同时容易发生鼻出血、壁骨折,威胁患者生命,其次,患者在佩戴固定装置时其舒适性较差,对患者造成极度的不适感等特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四个固定支臂、基座、上耳翼和紧固螺母,四个所述固定支臂的外壁均开有螺纹槽,四个所述螺纹槽相视一面均开设有弧形边,所述弧形边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防滑垫,四个所述固定支臂的前侧壁固定安装所述基座,所述基座的中部开设有中孔,所述基座的左侧壁开设有上唇槽,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上耳翼,所述上耳翼的左侧开设有第一佩戴孔,所述基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耳翼,所述下耳翼的左侧开设有第二佩戴孔,所述上唇槽上固定安装有长硅胶垫片,所述固定支臂的外壁螺接所述紧固螺母,所述长硅胶垫片与所述紧固螺母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后侧壁均匀的对称安装有固定支臂。
优选的,所述第一佩戴孔和第二佩戴孔上均固定安装有三根佩戴绳。
优选的,所述上耳翼、所述上唇槽和所述下耳翼均为表面光滑的无棱角的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臂从后侧端向所述基座逐渐增厚,所述螺纹槽与所述紧固螺母相配合螺接。
所述上耳翼和所述下耳翼为两个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臂的长度为1-1.5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紧固螺母螺接在四个固定支臂的外壁螺纹槽上,利用紧固螺母将四个固定支臂进行收拢,四个固定支臂的中间内径逐渐变小,将气管插管有效的固定,能有效的防止气管插管的滑落,上唇槽卡在上唇上,第一佩戴孔和第二佩戴孔上分别固定有三根佩戴绳,基座、上耳翼和下耳翼整体呈无棱角的椭圆形,表面光滑,上唇槽与上唇贴合部分均粘接有长硅胶垫片,长硅胶垫片压在紧固螺母上佩戴舒适,不会对皮肤造成损伤,整体有效的实现了对患者的鼻腔有效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5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充气调节型气管切开固定带
- 下一篇:一种改良联体双套囊双内径气管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