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合并丝束展宽布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33328.5 | 申请日: | 2019-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5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俞萍;吕跃民;季正风;杨德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鼎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3/04 | 分类号: | D04H3/04;D04H3/018 |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 地址: | 214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并 丝束 展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合并丝束展宽布,包括编织束;所述编织束包括固宽纤维和被固宽纤维束;若干所述被固宽纤维束并列设置;所述固宽纤维熔合设置在若干被固宽纤维束的表面;这样带来的好处在于:同样长度下,单股编织束的弯折次数理论上减少了一半,平直度更好,有利于均匀受力,抗冲击性能明显提高;编织束的每次弯曲跨度变大,彼此间更容易贴合,空隙部分显著减少,布料结构更加紧密,强度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并丝束展宽布。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复合材料,使用该材料编织成的布料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应用前景广泛。传统的布料编织采用的是单股碳纤维进行编织,因为有部分生产而出的单股碳纤维束的直径较小,展宽能力有限,会造成碳纤维在编织过程中频繁弯折,这不仅使纤维之间的空隙增加,同时也不利于纤维保持平直,无法充分发挥纤维的高强度性能优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密、抗冲击性能优异的高强度合并丝束展宽布。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合并丝束展宽布,包括编织束;所述编织束包括固宽纤维和被固宽纤维束;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所述被固宽纤维束并列设置;所述固宽纤维熔合设置在若干被固宽纤维束的表面。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被固宽纤维束的边缘处留有缝隙、交叠设置或对齐设置。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被固宽纤维束之间的缝隙宽度不大于单根被固宽纤维束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被固宽纤维束为扁平状。
进一步地,若干股所述编织束分为第一编织束组和第二编织束组;所述第一编织束组和第二编织束组相互之间交错熔合编织或交错间隙熔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编织束组和第二编织束组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相邻层的所述编织束之间相互熔合叠加。
进一步地,所述被固宽纤维束采用高强度高模量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PBO等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合并丝束展宽布,包括编织束;所述编织束包括固宽纤维和被固宽纤维束;若干所述被固宽纤维束并列设置;所述固宽纤维熔合设置在若干被固宽纤维束的表面;这样带来的好处在于:同样长度下,单股编织束的弯折次数理论上减少了一半,平直度更好,有利于均匀受力,抗冲击性能明显提高;编织束的每次弯曲跨度变大,彼此间更容易贴合,空隙部分显著减少,布料结构更加紧密,强度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被固宽纤维排列示意图;
附图2为编织束整体编织示意图;
附图3为被固宽纤维并丝前后弯曲程度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合并丝束展宽布,包括编织束1;如附图1所示,所述编织束1包括固宽纤维2和被固宽纤维束3;若干所述被固宽纤维束3并列设置,也就是说单股编织束1内存在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固宽纤维束3;因为单股被固宽限位束3受材料本身性能的约束,其宽度有限,而多股并列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如附图3所示,这样带来的好处在于:a、同样长度下,单股编织束1的弯折次数理论上减少了一半,平直度更好,有利于均匀受力,抗冲击性能明显提高;b、编织束1的每次弯曲跨度变大,彼此间更容易贴合,空隙部分显著减少,布料结构更加紧密,强度显著提高;所述固宽纤维2熔合设置在若干被固宽纤维束3的表面,不仅用来连接被固宽纤维束3内的多根纤维丝,也用来连接并列设置的若干股编织束1;固宽纤维2在被固宽纤维束3表面可以采用折线形或波浪线形分布,可以单根也可以多根平行或多根交叉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鼎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鼎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33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