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覆膜的包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9623.5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9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吴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吉盛工艺植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1/06 | 分类号: | B65B61/06;B65B51/14;B65B57/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廖银洪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覆膜的包装机,包括机架、底座和上架座,所述机架内置液压升降系统;所述机架一侧设置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液压升降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所述上架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部;所述上架座与所述液压升降系统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架座可沿所述机架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覆膜的包装机,由于其第一热封单元与液压系统连接,省去了锁定结构,且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精确设定第一热封单元和第二热封单元之间的间距,以满足不同大小的产品包装需求。此外,通过将切膜刀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热封单元上,并在第二热封单元上设置于之对应的夹缝,方便切膜刀更换,降低了产品包装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更具体地,一种用于覆膜的包装机。
背景技术
覆膜包装机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一定体系。当今世界包装行业迅速发展,为满足消费者及社会发展需求,覆膜包装机械不停进行技术革新,大量采用当前最新高端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以提升机器的品质。国外的包装设备较之国内覆膜包装机械要先进,主要表现在:灵活性强;包装精度高、速度快以及效率高;机器运行时安全、节能、环保;互联性强;控制系统标准化,修改和维护方便;故障自诊断和自动恢复功能强。
我国包装行业起步较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产品水平上了新台阶,出现了规模化、成套化、自动化的机械,并且机械设备逐渐集机、电、气、光、生、磁等于一体,机械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向高自动化、高效率、高准确率、多功能生产的方向发展。
目前,传统的覆膜包装机通常具有两个或多个锁定结构。这些锁定结构用于锁定热封单元。在热封单元闭合期间和密封期间,这里出现可变载荷。这种覆膜包装机具有如下缺陷:部件结构复杂,增大了工具和机器侧面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并且不易控制,误差较大。此外,热封单元之间的间距被预定为固定值,灵活性差。
专利号为CN200910160671.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单一锁定机构固定热封单元的技术方案,虽然减少了锁定机构的使用,但是仍然不能避免上述问题,且热封单元的高度不能精确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结构简单,没有锁定结构,且热封单元之间的间距可调的用于覆膜的包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
一种用于覆膜的包装机,包括机架、底座、上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置液压升降系统;所述机架一侧设置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液压升降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所述上架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部;所述上架座与所述液压升降系统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架座可沿所述机架上下移动;所述上架座上设置第二热封单元,所述第二热封单元通过第二热封单元支撑柄与所述上架座连接;所述底座设置于机架下部;所述底座上设置升/降传动部件;所述升/降传动部件上端连接第一热封单元。
所述第一热封单元和所述第二热封单元其中一个热封单元上设置有切膜刀;所述切膜刀通过刀柄与热封单元契形结合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热封单元设置有切膜刀,所述第二热封单元上设置有于所述切膜刀位置相对应的狭缝。
所述第二热封单元设置有切膜刀,所述第一热封单元上设置有于所述切膜刀位置相对应的狭缝。
所述狭缝的宽度为2~5mm。
所述切膜刀两端与热封单元两侧齐平。
所述切膜刀的刀片厚度为1~3mm。
所述刀柄横截面为正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正五边形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升降系统对第二热封单元进行位置固定,省去了复杂的锁定机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吉盛工艺植绒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吉盛工艺植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96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热敷背垫
- 下一篇:一种电极焙烧烟气通道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