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肌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9416.X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1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建 |
主分类号: | A63B22/20 | 分类号: | A63B22/2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肌轮,包括把手、连接架和滚轮,把手设在连接架的左右两端,连接架的下端设有滚轮,发明点在于把手呈框形结构,提供了多种带框形把手的腹肌轮,结构多变,既有简单的单轮结构,又有稳定性好的三轮或四轮结构,其中框形的把手结构多变,既有分别放置的两个框形把手,又有整合为一体的上包框结构,都能够良好地实现框形把手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手握持,进行常规的健腹动作,而且还能用脚勾连,进行以手为支撑固定点,腿部进行收缩的健腹动作,或者手脚各一个的健腹动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肌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腹肌轮两边是两个呈杆状的手柄,手要握住手柄需要双手拇指相对而张新超下握住手柄,这样就会就会改变生理姿态,正常的生理姿态是按照站立自然垂落时,双手伸出掌心相对,手掌与手臂的关系一定,而在力量训练中有一个原则,是身体负重训练时必须保证身体处于正常的生理姿态,否则就容易引起损伤,换句话说,运动后如果没有处于正常生理姿态,由于肌肉痉挛引起动作失误时,非常容易损伤,因此发明人基于上述分析,结合现有技术对腹肌轮进行了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肌轮,不仅能手握持,进行常规的健腹动作,而且还能用脚勾连,进行以手为支撑固定点,腿部进行收缩的健腹动作,或者手脚各一个的健腹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肌轮,包括把手、连接架和滚轮,所述把手设在连接架的左右两端,所述连接架的下端设有滚轮,所述把手呈框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包括横梁、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所述横梁水平放置且左右两端分别作为连接架与把手相连的部分,所述横梁的下后侧分别设有两个平行并倾斜朝后下方延伸的第一连板,所述横梁的下端前侧分别设有两个平行并倾斜朝前下方延伸的第二连板。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两个所述第一连板下端相向一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滚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连板下端相向一侧分别铰接有第二滚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连板下端相对侧面之间铰接有第二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为中心横杆,所述中心横杆的中央嵌套并铰接有单滚轮且左右两侧分别作为连接架与把手相连的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均呈框架结构且框中心与横梁的中心处于同一竖直面,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相对端的下侧分别设在连接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为上包框,所述上包框呈拱形结构且下端分别设在连接架的左右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上包框的上边框分别靠向左右两侧的部分向下凹曲形成侧壁挡凹结构,所述侧壁挡凹结构将上包框的左右两端的上侧分隔开。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创新点在于框形的把手,使得健腹轮不仅能手握持,进行常规的健腹动作,而且还能用脚勾连,进行以手为支撑固定点,腿部进行收缩的健腹动作,或者手脚各一个的健腹动作。
2、本实用新型在手握持时使得双手卷缩成筒状结构时,该筒状结构的轴线不仅可以水平,也就是双手抓握在把手的下边框,进行常规健腹动作时双手抓持动作,而且还可以使得该筒状结构的轴线竖直,也就是双手分别抓握把手的侧边框,使得双手按照站立自然垂伸时手部与臂部的相对关系,也就是使得手握持时处于正常的生理姿态,避免大量健腹运动后由于肌肉痉挛引起动作失误时容易损伤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种带框形把手的腹肌轮,结构多变,既有简单的单轮结构,又有稳定性好的三轮或四轮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建,未经邱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94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增压器进油管的安装及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中药热敷背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