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8579.6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7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段志文;曹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仁段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613;H01M10/6554;H01M2/10;H01M2/12;H01M2/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11246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炜炜 |
地址: | 423600 湖南省郴州市安***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接口 锂离子电池 负极接口 动力腔 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 中心位置处 粘合剂 边缘位置 动力腔体 壳体顶端 壳体内部 电芯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锂电子电池 防护机构 抗压性能 短路 微丝网 抗压 壳体 侵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正极接口、电芯、负极接口和动力腔体,所述壳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动力腔体,且动力腔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电芯,并且壳体内部的两侧皆设有防护机构,所述动力腔体内部的边缘位置处设有粘合剂,且粘合剂一侧的动力腔体内部边缘位置处设有抗压微丝网,所述壳体顶端的一侧设有正极接口,且正极接口一侧的壳体顶端设有负极接口。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锂离子电池使用时的抗压性能,避免锂离子电池使用时出现短路的现象,提高了锂离子电池使用时的安全性,而且避免了锂电子电池使用时正极接口以及负极接口出现被侵蚀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是指一种存储电能的小型装置,其作用主要是为一些电器类设备提供电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应的衍生出了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在常温下的离子电导率更高,相比于传统的电池而言,更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目前市面上的锂离子电池多种多样,但功能性较为单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已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此类锂离子电池防护效果一般,在受到冲压时,易出现裂纹等现象,其抗压性能一般,时常困扰着人们;
2、传统的此类锂离子电池释压性能以及导热性能一般,易出现短路等现象,还需加以改善;
3、传统的此类锂离子电池坚韧强度一般,易出现爆裂的现象,其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4、传统的此类锂离子电池接口部位大多裸露在外,难以将其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相阻隔,易出现被侵蚀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锂离子电池防护效果一般易出现裂纹现象、释压以及导热性能一般易出现短路现象、坚韧强度一般易出现爆裂现象以及接口难以阻隔易被侵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正极接口、电芯、负极接口和动力腔体,所述壳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动力腔体,且动力腔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电芯,并且壳体内部的两侧皆设有防护机构,所述壳体顶端的一侧设有正极接口,且正极接口一侧的壳体顶端设有负极接口。
优选的,所述正极接口与负极接口外侧的壳体顶端皆设有透明防护罩,且透明防护罩底端的两侧皆设有连接块,并且连接块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卡槽,所述连接块位置处的壳体顶部皆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两内侧壁上皆设有卡块,并且卡块与卡槽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定位板、弹簧筒、滑槽、滑块、限位柱以及缓冲板,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侧皆设有定位板,且定位板远离动力腔体一侧的壳体内部设有缓冲板,并且缓冲板靠近定位板一侧的外壁上设有等间距的弹簧筒,弹簧筒的一端与定位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靠近定位板一侧外壁的两端皆固定有限位柱,且缓冲板两端的壳体内壁上皆设有滑槽,并且滑槽内部的一侧设有滑块,滑块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外部并与缓冲板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腔体内部的边缘位置处设有粘合剂,且粘合剂一侧的动力腔体内部边缘位置处设有抗压微丝网,并且粘合剂远离抗压微丝网一侧的动力腔体内部边缘位置处设有金属离子抗压塑壳,所述金属离子抗压塑壳以及抗压微丝网靠近粘合剂一侧的动力腔体内部边缘位置处皆设有SMC耐压薄片。
优选的,所述动力腔体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散热片,且散热片远离动力腔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导热柱,并且导热柱的顶端延伸至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动力腔体两内侧壁上的两端皆设有第一释压口,第一释压口的一端延伸至动力腔体的外部,且动力腔体两侧的壳体底部皆设有第二释压口,并且第二释压口的底端延伸至壳体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仁段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仁段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85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的石墨烯电池
- 下一篇:层叠型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