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缆下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18116.X | 申请日: | 201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6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 发明(设计)人: | 闫莹;贾晓非;翁立刚;周严伟;周良;王磊;杜鑫;姜涛;苗铎;宗增静;徐珂凡;万羲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 代理公司: | 42103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登桥 |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缆 井筒 插环 成孔 承接 底部中心位置 机械吊装设备 本实用新型 插装配合 顶部设置 人工牵引 下井装置 圆形钢管 降水井 承重 插槽 成井 端头 绕过 下井 相配 下沉 支撑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缆下井装置,它包括钢缆,所述钢缆的两端分别绕过两根承重圆形钢管,并在其端头通过人工牵引;所述钢缆的中间部位下沉到成孔的内部,并在其中间部位支撑有用于成井的井筒,所述井筒的底部设置有井托,在井托的底部中心位置加工有用于和钢缆相配合的井托凹槽,所述井筒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相邻两个井筒对接的承接插环,所述承接插环与设置在井托底部的插槽插装配合。有效的解决了因降水井成孔小,机械吊装设备无法操作,人为下井较为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悬缆下井装置,具体涉及到施工现场管井降水、家用小型使用井、农业用井等下井施工。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深度较深,为确保基坑开挖质量及安全,保证干槽施工,会选择不同形式降水方式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北方地区地质土层一般属粉质土层,渗透系数较大,普遍采用管井降水方式,且降水井一般数量居多。因降水井成孔小,机械吊装设备无法操作,下井形成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悬缆下井装置,该装置由钢缆与承重钢管形成简易输送装置通过钢缆托住井底将井输送到成孔内,有效的解决了因降水井成孔小,机械吊装设备无法操作,人为下井较为困难的问题;此外,该简易人工悬缆下井装置,材料简易、人工配合安装,便可同时多孔操作,较大程度提高下井效率及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悬缆下井装置,它包括钢缆,所述钢缆的两端分别绕过两根承重圆形钢管,并在其端头通过人工牵引;所述钢缆的中间部位下沉到成孔的内部,并在其中间部位支撑有用于成井的井筒,所述井筒的底部设置有井托,在井托的底部中心位置加工有用于和钢缆相配合的井托凹槽,所述井筒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相邻两个井筒对接的承接插环,所述承接插环与设置在井托底部的插槽插装配合。
所述钢缆的两端分别在两根承重圆形钢管上缠绕1-2圈并拉紧。
所述井托凹槽的宽度大于钢缆的直径。
两根所述承重圆形钢管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成孔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悬缆下井装置可根据井的型号调整钢缆长度及型号,因传统机械吊装设备很难对直径偏小的井进行下井操作,本实用新型的悬缆下井装置,利用钢缆与圆形承重钢管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对井筒的拉力;井托底部设井托凹槽固定钢缆运动方向;通过人为悬停、放缆下沉,提高下井施工效率。
2、通过将钢缆缠绕在承重圆形钢管上1-2圈能够增大其与承重圆形钢管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保证了其在下沉过程中,能够控制其下行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装置俯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图1中的A-A纵向示意图。
图3为本装置图1中的B-B纵向示意图。
图4为本装置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装置井筒下沉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装置井筒的俯视图。
图7为本装置井筒的仰视图。
图中:钢缆1、承重圆形钢管2、井托3、井托凹槽4、承接插环5、井筒6、成孔7、插槽8;
A地下水位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81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