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X线防护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8936.0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4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倍贤;韦佳霖;韦又人;马文红;谢学浩;丁可;刘满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睿之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 |
代理公司: | 45107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玮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铅板 本实用新型 后夹板 等距间隔 光线平行 铆钉铆接 铆接位置 升降部件 有效保障 铆钉 安装孔 传统的 后侧面 前夹板 上边缘 下边缘 右边缘 翘边 贴合 投影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X线防护板,包括铅板,还包括分别贴合于铅板前、后侧面的前、后夹板,所述前夹板、铅板和后夹板三者之间通过铆钉铆接固定,所述铆钉的铆接位置处在三者的左、右边缘和下边缘处,三者的上边缘处等距间隔开设有与CT仪的升降部件连接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的X线防护帘在安装后更加垂直,不会翘边以及弯曲,有效保障了CT仪投影出的光线平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施部件,具体为一种X线防护板。
背景技术
医院CT仪检查中,为防止X线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通常采用X线防护帘来减轻X线的辐射从而保护人体安全。
传统X线防护帘的常规结构一般都是在铅板外加一层布装饰一下,使用过程中X线防护帘刚性不足容易歪斜和翘边,造成CT投影出的光线不平行,也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垂直且稳定的X线防护板。
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X线防护板,其技术方案包括铅板,所不同的是还包括分别贴合于铅板前、后侧面的前、后夹板,所述前夹板、铅板和后夹板三者之间通过铆钉铆接固定,所述铆钉的铆接位置处在三者的左、右边缘和下边缘处,三者的上边缘处等距间隔开设有供与CT仪的升降部件连接的安装孔。
为减轻重量,前、后夹板厚度相同且小于铅板厚度。
为造型美观,前、后夹板的外侧面上均贴有磨砂亚光膜。
常规的,前、后夹板采用金属板、或塑料板、或木板制作。
优选的,前、后金属板采用铝板制作。
常规贴合方案为,前、后夹板与铅板之间通过粘合剂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实用新型X线防护板相对于传统的X线防护帘在安装后更加垂直,不会翘边以及弯曲,保障了CT仪投影出的光线平行。
2、实用新型在跟随升降部件上、下移动时更平稳、不易晃动。
3、实用新型的外表面采用汽车磨砂亚光膜贴附,颜色选择可以多样性,体现出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3为图1、图2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号标识:1、铅板;2、前夹板;3、后夹板;4、铆钉;5、安装孔;6、磨砂亚光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X线防护板,包括三块长、宽尺寸一致的方形铅板1、前夹板2和后夹板3,前夹板2和后夹板3均为铝板,前夹板2和后夹板3的厚度相同且等于铅板1厚度的一半,前夹板2通过粘合剂贴合于铅板1的前侧面上,后夹板3通过粘合剂贴合于铅板1的后侧面上,前夹板2外表面上贴合有磨砂亚光膜6(汽车用),后夹板3外表面上也贴合有磨砂亚光膜6(汽车用);粘接后的铅板1、前夹板2和后夹板3用铆钉4铆接固定,所述铆钉4的铆接位置处在三者的左、右边缘和下边缘处,各边缘处均采用等距间隔的四颗铆钉4铆接,铅板1、前夹板2和后夹板3的上边缘处等距间隔开设有与CT仪的升降部件连接的五个安装孔5,如图1、图2、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睿之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睿之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8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医学扫描患者头部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计时蓝牙心音听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