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科针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03919.8 | 申请日: | 201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8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蒋欣;田灵;刘亚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欣 |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32 |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夏赞希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科 针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针管,包括针管筒、出液嘴、压耳、连接头、针筒、梯形块、易断区、卡条、支撑柱、橡胶塞、压柄,所述针管筒顶部开有出液嘴,所述针管筒顶部两侧垂直固定有压耳,所述连接头与出液嘴插接,所述连接头底部固定有针筒,所述针筒上部固定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与连接头的距离设为易断区,所述梯形块前后两侧一体成型由卡条,所述支撑柱底部安装有橡胶塞,所述支撑柱顶部一体成型有圆形压柄。本实用新型的改变了医生普遍手动掰断针筒的行为,避免梯形块发生打滑现象避免了医生手部意外受到针筒伤害,也避免了儿童使用针管玩闹时发生意外刺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管,尤其涉及一种儿科针管。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在儿科门诊中,医生使用过的针管的针头会造成人体刺伤,而在掰断过程中,容易对医生手指划伤,很不安全,儿童通常会寻求使用过的针管进行玩闹,以至于附带针头的针管必须去除,避免对他人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针管,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科针管,包括针管筒、出液嘴、压耳、连接头、针筒、梯形块、易断区、卡条、支撑柱、橡胶塞、压柄,所述针管筒顶部开有出液嘴,所述针管筒顶部两侧垂直固定有压耳,所述连接头与出液嘴插接,所述连接头底部固定有针筒,所述针筒上部固定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与连接头的距离设为易断区,所述梯形块前后两侧一体成型由卡条,所述支撑柱底部安装有橡胶塞,所述支撑柱顶部一体成型有圆形压柄。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压柄中心开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前后两侧开有卡槽,所述梯形块、卡条分别与梯形槽和卡槽滑动连接,所述梯形槽底部开有竖直方向的针筒槽,所述针筒与针筒槽插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梯形槽的深度为梯形块高度的一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梯形块在插入梯形槽内,用手大幅度晃动针管筒,连接头与梯形块之间的易断区能够将针筒掰断,改变了医生普遍手动掰断针筒的行为,卡条增加了梯形块在梯形槽内的接触面积,避免梯形块发生打滑现象避免了医生手部意外受到针筒伤害,也避免了儿童使用针管玩闹时发生意外刺伤,掰断的针筒附带梯形块便于从梯形槽内拿出扔进垃圾筒内,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梯形块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梯形槽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梯形槽与针筒槽剖视图。
图中:1、针管筒,2、出液嘴,3、压耳,4、连接头,5、针筒,6、梯形块,7、易断区,8、卡条,9、支撑柱,10、橡胶塞,11、压柄,12、梯形槽,13、卡槽,14、针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5所示,一种儿科针管,包括针管筒1、出液嘴2、压耳3、连接头4、针筒5、梯形块6、易断区7、卡条8、支撑柱9、橡胶塞10、压柄11,所述针管筒1顶部开有出液嘴2,所述针管筒1顶部两侧垂直固定有压耳3,所述连接头4与出液嘴2插接,所述连接头4底部固定有针筒5,所述针筒5上部固定有梯形块6,所述梯形块6与连接头4的距离设为易断区7,所述梯形块6前后两侧一体成型由卡条8,所述支撑柱9底部安装有橡胶塞10,所述支撑柱9顶部一体成型有圆形压柄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欣,未经蒋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39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品茶叶展示与讲解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艾灸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