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强酸运输的耐腐蚀衬塑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0101.0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7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韩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三星铁氟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强酸 运输 腐蚀 衬塑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强酸运输的耐腐蚀衬塑管,包括基管、内衬管、法兰套管、环形腔、螺孔、密封腔、焊接腔、抗冲击挡板、环形嵌合腔、紧固环、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外套管和耳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传统衬塑管的内衬管和基管粘接的基础上通过紧固环对两个部件进行进一步加固,解决了有些厚度较大的衬塑管内衬和基管之间连接不够紧密的问题;法兰套管以螺纹加焊接的方式进行安装,便于紧固环的固定,同时在衬塑管的法兰连接处增设外套管和抗冲击挡板,提升衬塑管在运输酸液过程中抗冲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衬塑管,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强酸运输的耐腐蚀衬塑管,属于衬塑管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衬塑管是以普通碳素钢管作为基础,内衬化学性优良的热塑性塑料,经冷拉复合或滚塑成型,它既有钢管的机械性能,又有塑料管的耐腐蚀性能,缓结垢,不易生长微生物的特点,是输送酸、碱、盐、有腐蚀性气体等介质的理想管道。
在运输酸液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厚度较大的衬塑管进行运输,但是当衬塑管厚度较大时,其内衬的管道厚度也较大,导致内衬重量增大,只通过粘接或是熔接难以很好的固定内衬的管道。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强酸运输的耐腐蚀衬塑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强酸运输的耐腐蚀衬塑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适用于强酸运输的耐腐蚀衬塑管,包括内衬管以及套接内衬管表面以普通碳素钢管作为基础制成的基管,所述基管和内衬管端部侧壁上均开始有环形结构的环形嵌合腔,基管和内衬管端部上环形腔分别与设置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嵌合插接,所述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均设置在紧固环表面上,所述基管和内衬管端部上螺纹套接有法兰套管,且法兰套管表面设置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螺孔;
所述法兰套管内侧壁上焊接有管状结构的抗冲击挡板,位于基管两侧的抗冲击挡板相互卡接,两个法兰套管连接处表面套接有两个环形结构的外套管,且两个外套管表面固接耳板。
优选的,所述法兰套管套在紧固环上,且法兰套管与基管的接触端面上均开设有环形结构的焊接腔,焊接腔截面为半圆形结构,法兰套管与基管上的焊接腔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法兰套管侧壁上开有两个环形结构的环形腔,两个环形结构的环形腔同心设置,相互连接的两个法兰套管上的环形腔构成用于安装密封胶圈的密封腔。
优选的,所述基管和内衬管之间粘合连接,且基管和内衬管的厚度在2毫米-10毫米之间,基管外表面通过外螺纹与法兰套管上环形腔体侧壁上的内螺纹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紧固环以及紧固环上的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由一体注塑构成,且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之间的距离等于基管和内衬管端部侧壁上两个环形嵌合腔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两个所述外套管套接在基管外侧壁表面,且两个外套管对称设置在两个相连的法兰套管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传统衬塑管的内衬管和基管粘接的基础上通过紧固环对两个部件进行进一步加固,解决了有些厚度较大的衬塑管内衬和基管之间连接不够紧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的法兰套管以螺纹加焊接的方式进行安装,便于紧固环的固定,同时在衬塑管的法兰连接处增设外套管和抗冲击挡板,提升衬塑管在运输酸液过程中抗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三星铁氟隆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三星铁氟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0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流纺纱喷嘴结构
- 下一篇:驱动桥及其制动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