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冲击高拉伸强度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9992.2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5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史庆增;康继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科美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7/08;B32B21/13;B27D1/04 |
代理公司: | 33251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体 定位套 加强杆 连接间隙 高拉伸 耐冲击 定位结构 连接胶 胶合板 套包 机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金属材料 螺纹连接 上下层叠 长杆状 圆筒状 卡接 填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冲击高拉伸强度板材,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耐冲击高拉伸强度板材包括上下层叠连接的板体一和板体二,还包括长杆状的加强杆和圆筒状的定位套,所述板体一和板体二均为胶合板,上述加强杆和定位套均为金属材料,上述加强杆穿设在定位套内且两者螺纹连接,所述定位套外侧具有定位结构,通过上述定位结构将板体一、定位套和板体二卡接在一起,所述板体一和板体二之间具有连接间隙,上述加强杆和定位套均位于连接间隙处且在连接间隙处还填充有连接胶,上述连接胶将加强杆和定位套包覆。本耐冲击高拉伸强度板材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耐冲击高拉伸强度板材。
背景技术
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
胶合板是家具常用材料之一,为人造板三大板之一,亦可供飞机、船舶、火车、汽车、建筑和包装箱等作用材。胶合板能提高木材利用率,是节约木材的一个主要途径。
由于胶合板是多层结构,因此,其强度比较高。但是,针对一些冲击以及拉绳强度的场合,由于其强度有限,因此现有的胶合板不能在高冲击高拉绳场合中适用,其稳定性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结构紧凑的耐冲击高拉伸强度板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耐冲击高拉伸强度板材,包括上下层叠连接的板体一和板体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长杆状的加强杆和圆筒状的定位套,所述板体一和板体二均为胶合板,上述加强杆和定位套均为金属材料,上述加强杆穿设在定位套内且两者螺纹连接,所述定位套外侧具有定位结构,通过上述定位结构将板体一、定位套和板体二卡接在一起,所述板体一和板体二之间具有连接间隙,上述加强杆和定位套均位于连接间隙处且在连接间隙处还填充有连接胶,上述连接胶将加强杆和定位套包覆。
本耐冲击高拉伸强度板材创造性的在板体一和板体二之间设置了加强杆和定位套,通过定位结构能使板体一、定位套和板体二稳定连接在一起。
由于加强杆和定位套均为金属材料,其强度比较高,因此,这样的结构能使整个耐冲击高拉伸强度板材具备良好的耐冲击性,以及在高拉伸强度的场合适用。
由于胶合板的板体一和板体二位于整个板材的最外侧,因此,整个耐冲击高拉伸强度板材成本不仅比较低,而且还具备一定的美观性。
在上述的耐冲击高拉伸强度板材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板体一内侧凹入的定位凹口一,所述板体二内侧具有凹入的定位凹口二,上述定位套上侧具有定位杆一,定位套下侧具有定位杆二,上述定位杆一嵌于定位凹口一处,上述定位杆二嵌于定位凹口二处。
定位杆一嵌于定位凹口一处,定位杆嵌于定位凹口处,这样的结构能将板体一、定位套和板体二稳定连接在一起。这样的结构还能使整个板体承受高强度的拉伸作用力,以及板材表面的适当强度的冲击力。
在上述的耐冲击高拉伸强度板材中,所述定位杆一、定位杆二和定位套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耐冲击高拉伸强度板材中,所述定位套端部具有凹入的储胶槽。
在储胶槽的作用下能将定位套稳定的定位在板体一与板体二之间。
在上述的耐冲击高拉伸强度板材中,所述储胶槽端口处具有凸出的挡沿。
连接胶凝固后形成的粘结层由于部分嵌于储胶槽内,在挡沿的作用下能使粘结层与定位套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耐冲击高拉伸强度板材中,所述定位套与定位杆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科美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宁科美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9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