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非接触掌纹识别的智能门禁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8710.7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4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罗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博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12233 天津市鼎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丽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06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框架 智能门禁 掌纹识别 支撑板 非接触 连接槽 限位轴 垫片 顶面 本实用新型 收纳 内部安装 内部设置 扫描区域 手掌放置 外侧设置 中心区域 对齐 底端 滑槽 通孔 位孔 转轴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接触掌纹识别的智能门禁,包括智能门禁主体和垫片,所述智能门禁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框架,且支撑框架的顶面安装有垫片,并且支撑框架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部安装有限位轴,并且限位轴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轴安装在支撑板的顶面,且支撑板穿过滑槽和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转轴。该基于非接触掌纹识别的智能门禁,智能门禁主体外侧的支撑框架可以进行展开和收纳的工作,便于通过支撑框架的展开,在进行后续的掌纹识别工作时,方便使用人员将手掌放置到支撑框架的中心区域与智能门禁主体上的扫描区域进行对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非接触掌纹识别的智能门禁。
背景技术
智能门禁是一种用于管理人员进行出入的智能化管理设备,有利于了解到什么人什么时候进行出入,便于后续的查询工作,方便进行管理工作。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智能门禁,在用于非接触掌纹识别的工作时,一般使用人员需将手掌放置到扫描区域的上方进行操作,其手掌在非接触的情况下雨扫描区域的对齐工作不够便捷,同时无法对手掌进行支撑工作,容易在操作的过程中手掌晃动幅度过大,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智能门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非接触掌纹识别的智能门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智能门禁,在用于非接触掌纹识别的工作时,一般使用人员需将手掌放置到扫描区域的上方进行操作,其手掌在非接触的情况下雨扫描区域的对齐工作不够便捷,同时无法对手掌进行支撑工作,容易在操作的过程中手掌晃动幅度过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非接触掌纹识别的智能门禁,包括智能门禁主体和垫片,所述智能门禁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框架,且支撑框架的顶面安装有垫片,并且支撑框架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部安装有限位轴,并且限位轴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轴安装在支撑板的顶面,且支撑板穿过滑槽和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转轴,且转轴与固定框架相互连接,并且固定框架固定安装在智能门禁主体的外表面,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限位槽相互连接,并且限位槽设置在固定框架的内部,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安装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与限位杆相互连接,所述限位杆位于支撑框架的内部,且限位杆与连接槽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与智能门禁主体构成滑动结构,且支撑框架与垫片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轴通过连接槽与支撑框架构成滑动结构,且限位轴与支撑板为一体化结构,并且支撑板通过滑槽与支撑框架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构成滑动结构,且限位槽的侧视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通过连接弹簧与支撑框架构成伸缩结构,且限位杆的俯视为“T”字形。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孔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限位杆的轴心线与通孔的轴心线相互对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非接触掌纹识别的智能门禁,
1、智能门禁主体外侧的支撑框架可以进行展开和收纳的工作,便于通过支撑框架的展开,在进行后续的掌纹识别工作时,方便使用人员将手掌放置到支撑框架的中心区域与智能门禁主体上的扫描区域进行对齐;
2、支撑框架通过支撑板进行支撑的工作,同时支撑框架上方卡合连接的垫片便于使用人员将手腕处放置到支撑框架的进行支撑工作,避免在进行掌纹识别工作时,手掌发生较大的晃动现象;
3、支撑板在旋转至最大展开角度后,支撑板与固定框架为垂直状态,同时限位轴通过限位杆与限位孔的卡合连接进行位置的固定工作,从而便于对支撑框架展开后的位置进行固定工作,同时可通过通孔对支撑框架接触位置的固定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博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博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8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禁读卡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视觉检测二维码解锁传递信号的门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