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片状材料焊接剪切强度测试专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8504.6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2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强;黄振利;朱文剀;徐春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稀坤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水***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片状 材料 焊接 剪切 强度 测试 专用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片状材料焊接剪切强度测试专用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腔前侧底端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液压油缸,所述底座的前侧底端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均焊接有导杆的一端,所述导杆的另一端与底座的内腔后侧焊接,所述液压油缸的后侧沿左右方向螺钉连接有与导杆外壁套接的矩形板,所述底座的内腔前侧顶端左右两侧沿上下方向均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的内腔底端插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后侧延伸出第一滑道的内腔焊接有U形杆。该片状材料焊接剪切强度测试专用夹具,在进行固定和拿取片状材料时,操作十分简单,大幅度减少实验人员对片状材料进行固定和拿取的时间,从而可加快实验进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片状材料焊接剪切强度测试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片状材料焊接剪切强度是一种衡量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抗剪强度,又称剪切强度,材料产生剪断时的极限强度。反映材料抵抗剪切滑动的能力,在数值上等于剪切面上的切向应力值,即剪切面上形成的剪切力与破坏面积之比,焊接材料的抗剪力是否达标直接关系到质量好坏,现有的夹具在进行固定和拿取片状材料时,操作十分复杂,由于实验人员需要经常对多种片状材料进行实验,从而会在固定和拿取片状材料时浪费大量时间,减缓了实验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状材料焊接剪切强度测试专用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片状材料焊接剪切强度测试专用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腔前侧底端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液压油缸,所述底座的前侧底端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均焊接有导杆的一端,所述导杆的另一端与底座的内腔后侧焊接,所述液压油缸的后侧沿左右方向螺钉连接有与导杆外壁套接的矩形板,所述底座的内腔前侧顶端左右两侧沿上下方向均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的内腔底端插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后侧延伸出第一滑道的内腔焊接有U形杆,且U形杆的顶端延伸出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内腔后侧顶端左右两侧沿上下方向均开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的内腔顶端插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前侧延伸出第二滑道的内腔焊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顶端延伸出底座的上表面,且L形杆的顶端位于U形杆的上端,所述矩形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轴接有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U形杆的底端后侧轴接,所述底座的内腔左侧顶端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焊接有圆形杆的一端,所述圆形杆的另一端与底座的内腔右侧焊接,所述圆形杆的外壁位于U形杆的左右两侧均轴接有条形板,所述条形板的右侧前后两端沿前后方向均开设有条形孔,所述U 形杆和L形杆的左右两侧底端均焊接有与条形孔插接的卡块,所述U形杆的顶端与L形杆的低端均粘接有橡胶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内腔形状均为燕尾槽形,且第一滑块与第一滑道的内腔相适配插接,第二滑块与第二滑道的内腔相适配插接。
优选的,所述条形板沿水平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条形孔的内腔内侧与卡块的外壁套接。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形状为“T”字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片状材料焊接剪切强度测试专用夹具,启动液压油缸使矩形板在导杆的限制作用下水平向后移动,通过矩形板、连杆、第一滑道和第一滑块的配合可使连杆推动U形杆竖直向上移动,当U形杆向上移动时,通过圆形杆、条形板、条形孔、卡块、第二滑道和第二滑块的配合可使L形杆能够竖直向下移动,从而可使U形杆的顶端橡胶板与L形杆的底端橡胶板接触,便于将片状材料固定在U形杆和L形杆之间,该装置在进行固定和拿取片状材料时,操作十分简单,大幅度减少实验人员对片状材料进行固定和拿取的时间,从而可加快实验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稀坤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稀坤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85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内防溜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桥梁施工的应力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