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框架及拐角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5279.0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5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黎京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皮阿诺科学艺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2/44 | 分类号: | F16B12/4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28434 广东省中山市阜沙镇上南村,增设2处经营场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拐角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及拐角连接装置,拐角连接装置包括转接座,所述转接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插入管材内孔中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锁紧块以及设置在转接座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和对应的锁紧块之间通过螺纹紧固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紧固结构包括螺纹装配的螺杆件和螺母件,所述锁紧块上设置有供螺母件插入的插槽,插槽内壁在螺纹紧固结构紧固时与螺母件相互挡止,所述固定块和/或锁紧块上设置有倾斜引导面、以在螺纹紧固结构紧固时引导锁紧块产生顶撑管材内壁的横向位移。本实用新型的拐角连接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管材上钻孔的问题,也避免了由于钻取精度的不可控而影响框架成型合格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框架及拐角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框架结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械结构,框架结构常见于建筑、基建、装配制造、家居制造等各个领域,框架结构大都由管材拼接而成,框架结构的拐角处(即相邻两个管材的对接位置)大都采用角码和螺栓连接固定,当采用这种方式加工框架时,需要事先在两个管材上钻取供螺栓穿过的通孔,然后将对应的管材通过螺栓固定在角码上即可。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框架结构要保证一定的方整性,因此对应边的管材长度必须是一致的,但是当在管材上钻取通孔时,由于钻取过程的不可控,通孔的位置和角度常常出现偏差,这会导致框架结构的形状无法保证,框架结构的成型合格率较低,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管材无法拼接成型的问题。另外,现有技术中框架结构的螺栓是裸露在外的,这使得螺栓很容易生锈,不便于螺栓的拆卸。虽然日常生活中也有采用焊接或粘连的方式实现管材的拼接,但是这种方式加工出来的框架结构无法拆卸,这给框架结构后续的运输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拐角连接装置,用于解决框架结构在加工成型时形状无法保证,合格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拐角连接装置的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拐角连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拐角连接装置包括转接座,所述转接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插入管材内孔中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锁紧块以及设置在转接座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和对应的锁紧块之间通过螺纹紧固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紧固结构包括螺纹装配的螺杆件和螺母件,所述锁紧块上设置有供螺母件插入的插槽,插槽内壁在螺纹紧固结构紧固时与螺母件相互挡止,所述固定块和/或锁紧块上设置有倾斜引导面,所述倾斜引导面用于在螺纹紧固结构紧固时引导锁紧块产生顶撑管材内壁的横向位移。
有益效果: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拐角连接装置,管材连接时可以将各连接单元分别插入对应的管材内孔中,然后通过螺纹紧固结构将锁紧块固定即可,固定的过程中锁紧块会逐渐顶撑在管材的内壁上,这样锁紧块与管材内壁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实现了对管材的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拐角连接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管材上钻孔的问题,也避免了由于钻取精度的不可控而影响框架成型合格率的问题。此外,当对应边管材的长度存在偏差时,本申请中的拐角连接装置依然能够继续使用,通过将对应的连接单元插入不同的深度即可弥补管材长度的差异。本实用新型的拐角连接装置在使用后,还能够拆卸,从而方便拐角连接装置的回收和二次利用,也方便了后续的运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和/或锁紧块上设置有导向结构、以引导锁紧块沿着倾斜引导面定向滑移。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导向结构,一方面起到了引导锁紧块沿着倾斜引导面定向移动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起到了限制锁紧块转动的作用,这样方便螺杆件和螺母件的螺纹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锁紧块和固定块其中一个上的导轨、以及设置在另一个上的导槽。其有益效果是:导轨和导槽方便布置,并具有较好的导向和限制转动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块上设置有供螺杆件穿入的长孔。其有益效果是:长孔的设置一方面为锁紧块的横向位移提供了位移空间,另一方面还具有导向引导作用,使得螺杆件只能沿着长孔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皮阿诺科学艺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皮阿诺科学艺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5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桶盖
- 下一篇: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安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