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盐碱地域建筑和绿地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4946.3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7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华;王志刚;李忠锋;张勇;任娜;卢立波;刘玮;马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生态城市政景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0;E03F5/10;E03F3/02;E03B3/11;E02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郝志亮 |
地址: | 300467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碱 地域 建筑 绿地 水资源 利用 系统 | ||
1.盐碱地域建筑和绿地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本体和蓄水井;所述土壤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种植土层、透水膜层、蓄水层、防水层和盐碱土层;所述种植土层上设置为下凹式绿地,在下凹式绿地的最低处开有坑,该坑的深度延伸至透水膜层,且该坑内填充有种植土和山皮砂的混合物;所述蓄水层下表面设有突入盐碱土层的沟槽,该沟槽内设有暗管;所述暗管坡向连接相通蓄水井;所述蓄水井间隔设置在土壤本体内,其深度自上而下延伸至沟槽下方,且所述蓄水井壁与蓄水层接触部分井壁为渗管结构,其它部分井壁为不透水结构;所述种植土层由低往高坡向连接周边构筑物;所述种植土层与周边建筑雨水下水管出口连接处设有雨簸箕,该雨簸箕出口处设卵石沟,该卵石沟内填满卵石;在该系统与周边建筑或构筑物的交接处采用侧向防水层反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域建筑和绿地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层厚度为60-1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域建筑和绿地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膜层为透水无纺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域建筑和绿地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为18-60cm厚的石屑或碎石或pp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域建筑和绿地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包括上防水土工布层、防水膜层和下防水土工层,在蓄水井处延伸至井底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域建筑和绿地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管每间隔6-8米设置;所述暗管为PVC渗管且2%坡向连通蓄水井,所述暗管外可包覆透水土工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域建筑和绿地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碱地域建筑和绿地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划分为多个汇水区,不同汇水区间可用防水土工布反包进行分隔;反包高度一般超过蓄水层上方5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域建筑和绿地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式绿地表面有种植植物;所述种植植物为耐水湿植物;所述下凹式绿地的下凹深度为10-35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域建筑和绿地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井的井底设有取水窝,自蓄水井的井口设有取水管一直延伸到取水窝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域建筑和绿地水资源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坑内填充的种植土和山皮砂的质量比为1.5-2.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生态城市政景观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生态城市政景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49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衣物处理设备
- 下一篇:避免胶带打滑的压紧卡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