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具沥水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3538.6 | 申请日: | 201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0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黄岩泽骏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9/04 | 分类号: | A47L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餐具 沥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沥水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沥水盆以及集水盆,沥水盆中形成放置区,集水盆中形成接水区,并在沥水盆的盆地上开设有沥水槽;当餐盘洗完后,将餐盘静置于放置区中,餐盘上的水珠向下滑动,水珠通过沥水槽进入集水盆中,实现对餐具上残留水的收集,避免残留水洒落,且保证餐具干燥度以及洁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餐具沥水架。
背景技术
厨房用品的种类繁多,其中餐盘是我们平常用餐中必然用到的产品。
生活中,在我们使用完餐盘后,需要清洗量餐盘,清洗时会在餐盘中留有一些冲洗时的水,将冲洗水倒出并收纳于橱柜中;但是由于仍会有大量的水珠残留在餐盘的表面,在第二天使用餐盘时,会发现水珠汇聚至碗底或餐盘的中间形成残留水,残留水容易出现滋生细菌的状况;如果将洗过的碗、餐盘倒置于橱柜中,使得水珠流淌至橱柜内,造成橱柜内潮湿和滋生细菌的状况,故现在残留在碗和餐盘上的水珠很难有较好的去除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餐具沥水架,将餐具放置于沥水架中,沥水架引导残留的水珠流动至洗碗槽中,保证餐具以及周围环境的干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餐具沥水架,包括沥水盆以及支撑于沥水盆下端的集水盆,所述沥水盆中设置有用于放置餐盘的放置区,所述集水盆中设置有接水区,且所述沥水盆的下端开设有连通放置区与接水区的沥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餐盘洗完后,将餐盘静置于放置区中,餐盘上的水珠向下滑动,水珠通过沥水槽进入集水盆中,实现对餐具上残留水的收集,避免残留水洒落,且保证餐具干燥度以及洁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水盆包括底板以及周向设置于底板上的侧板,所述底板上且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所述沥水槽,所述沥水槽沿底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餐盘清洗后,餐盘较为扁平,将餐盘的边缘插接于沥水槽,餐盘保持竖直,加快餐盘上的水珠下滑,实现加速餐盘干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水槽之间形成档杆,所述档杆上端与侧板之间沿竖直方向延伸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与档杆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引导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碗倒扣于底板上沥水后,沿水平方向推动碗,碗的一端滑动抵接于引导边上的,使得碗的一端抬高,便于将倒扣的碗从沥水盆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盆的上端设置环形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底板下端设置有与支撑面配合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呈环形,所述底板下端且位于抵接面内侧设置与集水盆上端内侧抵接的倒角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沥水盆架设于集水盆上时,倒角面与集水盆的上端滑动抵接,实现引导底板部分嵌入集水盆上端的目的,并且使得支撑面稳定支撑抵接面,提升沥水盆在集水盆上的架设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盆的下端开设有放水孔,且所述集水盆的下端设置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一端与放水孔对齐,且所述引导板在竖直方向倾斜向下延伸,所述集水盆的下端周向间隔设置有支撑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盆的下端面的四端设置有支撑脚,提升沥水架放置的稳定性,并在集水盆的下端形成一定的空间用于设置引导板,水珠通过放水孔滴落在引导板上,将引导板的远离集水盆的一端设置于洗碗槽的上方,水珠沿着引导板流动至洗碗槽中,避免水珠残留在集水盆中,实现持续沥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集水盆的内壁设置弧形的引流弧面,且所述引流弧面的最低端开设有所述放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黄岩泽骏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黄岩泽骏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3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阵列生产用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变径抱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