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智能抽排式化粪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0519.8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3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山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兴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智能 抽排式 化粪池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生态智能抽排式化粪池系统,包括池体,在池体的两端头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池体内分为收纳沉淀池、初级腐化池、深度腐化池、澄清排放池和脱色消毒池,相邻池之间用隔板隔开,隔板上设有过粪孔,在脱色消毒池的池体壁上设有抽排循环泵,抽排循环泵的抽水口通过抽水管连接在脱色消毒池内,在收纳沉淀池、初级腐化池、深度腐化池和澄清排放池的池体壁上还设有高压冲水喷头,抽排循环泵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连通着高压冲水喷头,实现化粪池的水循环处理和污水再利用的目的,既节约水资源,又能更有效率的处理化粪池内的残渣,保证该生态化粪池的使用寿命和还使用效率,具有节约水资源、环保节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态智能抽排式化粪池系统,具体可使用农村或者人口聚集的城市郊区,或者是移动时厕所,以及污水处理厂。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推进,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水污染处理将是其中一个重中之重领域,针对水环境质量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水污染已经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人民健康和人民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目前全污水除了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外,其中生活废水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人们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就会产生很多废水,如卫生间废水、厨房废水和洗涤废水等,生活污水的治理将是未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目前污水处理的生态法有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及氧化塘等。人工湿地一般由布水、湿地基质及出水等部分组成,主要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进行水质净化,其优点在于净化效果好,处理后水中的SS很少,不需设置二沉池和污泥同流泵房,使流程得以简化,但是存在造价高、易堵塞等缺点。生态滤池一般以微生物、藻类净化为主,净化效率较低,需要的面积较大。
现有申请号为201610380269.6的一种新型化粪池专利,包括主体,主体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主体通过三个隔板依次分隔为第一发酵池、第二发酵池、分解池和降解池,每个隔板上均设有连通隔板两侧的通水口,在进水管处设有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发酵池、第二发酵池相连,第一发酵池内设有将其分隔成前后两部分的阻挡板,阻挡板的高度高于该处通水口的位置。但是,四个池子内的沉淀物通过清渣口打捞出来后,还有剩余的无法快速清理,如果每次都不将底壁或者侧壁的清理干净,那么积少成多,长期使用会导致池子内的容积越来越小;如果再接干净的水来处理残渣,那么又存在浪费的情况,再加上从降解池排出的水又不能形成循环,未消毒又直接排入河道还是造成水污染的情况出现,所以,如何能够将降解后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有助于打造更节约水资源、环保节能的生态化粪池循环系统,十分具有推广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生态智能抽排式化粪池系统,实现化粪池的水循环处理和污水再利用的目的,既节约水资源,又能更有效率的处理化粪池内的残渣,保证该生态化粪池的使用寿命和还使用效率,具有节约水资源、环保节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生态智能抽排式化粪池系统,包括池体,在池体的两端头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池体内通过三个隔板分为收纳沉淀池、初级腐化池、深度腐化池和澄清排放池,在隔板上设有过粪孔,在池体上设有通往收纳沉淀池内的进粪口,以及通往收纳沉淀池、初级腐化池、深度腐化池和澄清排放池内的清渣口。
池体内还设有至于澄清排放池下游侧的脱色消毒池,在脱色消毒池的池体壁上设有抽排循环泵,抽排循环泵的抽水口通过抽水管连接在脱色消毒池内,脱色消毒池的池体上也设有清渣口,在收纳沉淀池、初级腐化池、深度腐化池和澄清排放池的池体壁上还设有高压冲水喷头,抽排循环泵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连通着高压冲水喷头;在收纳沉淀池、初级腐化池、深度腐化池和澄清排放池的池体底部还设有冲洗排渣口,冲洗排渣口的上游管口设有滤网,冲洗排渣口的下游管口设有废渣水连通管,废渣水连通管的另一端连通在进水口处,进水口处设有开关阀,在接近开关阀的位置处设有安装在废渣水连通管上的抽水助压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兴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兴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05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