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泄压、保证灌浆密实度及回收部分灌浆料的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82470.1 | 申请日: | 2019-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3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镇生;徐楠;蔡涛;张文策;尤传雨;周秋洁;燕守美;刘广龙;李蒙;杜锋;赵北航;毕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泄压 保证 灌浆 密实 回收 部分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浆泄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泄压、保证灌浆密实度及回收部分灌浆料的工具,包括无底饮料瓶,所述无底饮料瓶的下端一体成型有瓶口,所述瓶口的内部套接有导流管,所述瓶口和导流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密封胶带,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套接有插管,所述导流管和插管之间连接有第二密封胶带;通过导流管通过第一密封胶带与瓶口连接,同时插管通过第二密封胶带与导流管连接,增加了导流管、第一密封胶带和插管连接的便捷性,降低了灌浆泄压装置组装的难度,同时选用无底饮料瓶,降低了灌浆泄压装置购买的成本,提高了灌浆泄压的经济效益,插管一端通过打磨的插头,便于插管插入到预制板出浆口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浆泄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泄压、保证灌浆密实度及回收部分灌浆料的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装配式结构的预制率,会将部分填充墙体深化为非受力预制构件,此预制构件多数采用金属波纹管锚浆连接方式,该连接方式对钢筋的锚固和灌浆料的强度和密实度要求比较高,灌浆不密实直接影响钢筋的锚固和灌浆料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泄压、保证灌浆密实度及回收部分灌浆料的工具,可以解决钢筋的锚固和灌浆料的强度和密实度要求比较高,灌浆不密实直接影响钢筋的锚固和灌浆料的强度难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泄压、保证灌浆密实度及回收部分灌浆料的工具,包括无底饮料瓶,所述无底饮料瓶的下端一体成型有瓶口,所述瓶口的内部套接有导流管,所述瓶口和导流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密封胶带,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套接有插管,所述导流管和插管之间连接有第二密封胶带。
优选的,所述插管的一端通过打磨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为圆台形管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和插管均为管状结构,且所述导流管的外径比插管的外径大2mm。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为L形折线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和插管的材质相同均为PVC塑料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胶带和第二密封胶带均缠绕成双层管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导流管通过第一密封胶带与瓶口连接,同时插管通过第二密封胶带与导流管连接,增加了导流管、第一密封胶带和插管连接的便捷性,降低了灌浆泄压装置组装的难度,同时选用无底饮料瓶,降低了灌浆泄压装置购买的成本,提高了灌浆泄压的经济效益。
2、插管一端通过打磨的插头,便于插管插入到预制板出浆口的内部,使得预制板预留孔由下端注入浆料,多余的浆料经过上端的预留孔并由插管和导流管进入到无底饮料瓶的内部,降低了浆料在预留孔内部的压力,同时降低了下部预留孔封堵料的损坏,节约灌浆料,提高了灌浆效率和施工质量。
3、利用废旧矿泉水瓶及PVC管制作,做成一种可泄压、保证灌浆密实度以及回收部分灌浆料的工具,利用此工具可以使灌浆对下部封堵料的压力减小,有效降低下部封堵料损坏的概率,节约灌浆料及砂浆,提高灌浆效率及施工质量,利用此工具可以有效避免金属波纹管顶部上口空隙,在出浆孔排出灌浆料时,将多余的灌浆料存储在废旧瓶子中,在拔出枪头后,存储在瓶子中的灌浆料回灌至金属波纹管内,瓶子口部的液面最低处的高度高于套管顶最高处,等到液面稳定或不再下降,灌浆稍微凝结后,用木方塞将出浆孔塞实,利用此工具可以将多余灌浆料收集,以便再利用,节约材料浪费,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24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