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稻插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2184.5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4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治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治斌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206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套杆 入水管 秧盘 固定外壳 本实用新型 转轴连接 弧形槽 通水管 球阀 从上至下 内部固定 水稻秧盘 水平布置 新型水稻 左右两侧 插秧机 内固定 引水板 保湿 拉绳 支板 首尾 焊接 连通 浇水 应用 保证 | ||
一种新型水稻插秧机。当秧块过于干燥,需要使用者直接在秧盘上部浇水,这种方式不能保证秧块首尾都能够保持湿度方便下滑。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秧盘(2),秧盘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外壳(4),固定外壳内部固定有通水管(7),通水管右侧与一组从上至下布置的入水管(13)连通,入水管上安装有球阀(15),固定外壳内固定有一组伸缩套杆(11),一组伸缩套杆之间穿设有拉绳(8),伸缩套杆位于入水管的上侧,球阀上的支板(14)与连杆(12)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伸缩套杆通过转轴连接,入水管与秧盘上水平布置的弧形槽(22)相连通,弧形槽上焊接有引水板(5)。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水稻秧盘的保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水稻插秧机。
背景技术
水稻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今后水稻的栽植面积还将有所增加。我国是世界上水稻机械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目前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度机械化,并且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位于世界前列。
申请号为2014208062105的宽窄行手扶水稻插秧机,公开了一种手扶式插秧机,在插秧前会将秧块装到秧箱内,当秧块过于干燥,需要使用者直接在秧盘上部浇水,水慢慢的将秧块全部润湿,使得秧块容易下滑但是这种方式不能保证秧块首尾都能够保持湿度方便下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水稻插秧机设备。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水稻插秧机,其组成包括:秧盘,所述的秧盘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外壳,所述的固定外壳内部固定有通水管,所述的通水管右侧与一组从上至下布置的入水管连通,所述的入水管上安装有球阀,所述的固定外壳内固定有一组伸缩套杆,一组所述的伸缩套杆之间穿设有拉绳,所述的伸缩套杆位于所述的入水管的上侧,所述的球阀上的支板与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的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伸缩套杆通过转轴连接;
所述的入水管与所述的秧盘上水平布置的弧形槽相连通,所述的弧形槽上焊接有引水板,所述的引水板是由上引板和下引板相互焊接组成的结构。
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稻插秧机,所述的下引板上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的上引板下部的高度。
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稻插秧机,所述的拉绳上固定有拉杆。
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稻插秧机,所述的通水管与所述的秧盘底部的水箱通过出水管连接。
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稻插秧机,所述的水箱上部具有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拉杆,使得球阀上的支板在连杆的带动下转动,实现通水管中的水进入到入水管中然后进入到弧形槽中,在弧形槽中逐渐积累然后通过上引板与下引板之间的空隙流出,可以对秧块底部分成几部分润湿,提高润湿的效率,同时保证秧块能够顺利下滑。
2.本实用新型的引水板是由相互焊接的上引板和下引板组成,并且下引板上部的高度高于上引板下部的高度,这样可以防止下引板对秧块底部的滑动产生干扰。
3.本实用新型可以随时对秧块进行润湿,不需要操作者在秧盘上浇水,不需要随身携带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3是附图1的A部放大图;
附图4是附图2的B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治斌,未经刘治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21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机械分苗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作物移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