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半气化环保燃烧炉用供氧通风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80046.3 | 申请日: | 2019-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4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峰;张世庞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海峰 |
| 主分类号: | F23B90/04 | 分类号: | F23B90/04;F23M5/00;F23L5/02;F23L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炉膛 供氧口 本实用新型 风机连接口 夹层炉壁 夹层腔 供氧 连通 生物质半气化 环保燃烧炉 充分燃烧 环形阵列 通风结构 出火口 燃烧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物质半气化环保燃烧炉用供氧通风结构,主要涉及燃烧炉供养技术领域。包括夹层炉壁,风机连接口、炉膛底部供氧口;所述风机连接口与夹层炉壁的夹层腔连通,所述炉膛底部供氧口环形阵列设有多个,多个炉膛底部供氧口均与夹层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对炉膛底部和出火口处进行均匀、全方位的供氧,从而促进物质更加充分的充分燃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炉供养技术领域,具体是生物质半气化环保燃烧炉用供氧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生物质半气化环保燃烧炉目前只有一个供氧口,而且为了保证供氧充分利用会设置在炉体的下方位置,但是这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会导致远离供氧口处的物质燃烧不充分。特别是对于大型的燃烧炉,其保证充分的燃烧更是需要开发更先进的供氧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生物质半气化环保燃烧炉用供氧通风结构,它能对炉膛底部和出火口处进行均匀、全方位的供氧,从而促进物质更加充分的充分燃烧。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生物质半气化环保燃烧炉用供氧通风结构,包括夹层炉壁,风机连接口、炉膛底部供氧口;所述风机连接口与夹层炉壁的夹层腔连通,所述炉膛底部供氧口环形阵列设有多个,多个炉膛底部供氧口均与夹层腔连通。
所述夹层炉壁上设有出火口,所述出火口处设有二次助燃口,所述二次助燃口与夹层腔连通。
所述夹层腔分为上层腔和下层腔;所述上层腔和下层腔各设有一个风机连接口,所述上层腔的风机连接口用于给二次助燃口供氧,所述下层腔的风机连接口用于给炉膛底部供氧口供氧。
所述下层腔内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顶部管口与下层腔连通,所述通风管的底部管口通向炉膛内腔底侧。
所述夹层炉壁的夹层腔内焊接有多层加热板。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装置的风机连接口与鼓风机连接。通过鼓风机向夹层炉壁的夹层腔内吹入空气供氧。上层腔和下层腔各设有一个风机连接口,上层腔的风机连接口用于给二次助燃口供氧,保证未充分燃烧的生物质粉末在出火口二次燃烧;下层腔的风机连接口用于给炉膛底部供氧口供氧,炉膛底部供氧口环形阵列设有多个,从而能对炉膛底部和出火口处进行均匀、全方位的供氧,从而促进物质更加充分的充分燃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层腔为出火口供氧原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层腔为炉膛底部供氧口供氧原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夹层炉壁;2、风机连接口;3、炉膛底部供氧口;4、夹层腔;5、出火口;6、二次助燃口;7、上层腔;8、下层腔;9、通风管;10、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海峰,未经林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00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均匀布料生物质燃料燃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旋转燃烧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