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电指夹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6310.6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4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蔡宝龙;邓丕辉;王媛媛;王君;杨元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和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100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电指夹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电指夹电极,其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夹体,所述夹体包括上弧形夹片和下弧形夹片,所述上弧形夹片和下弧形夹片通过夹子轴柱连接形成一与手指相适配的柱形钳口和后端把手;所述夹子轴柱、上弧形夹片、下弧形夹片间设有弹簧,用于调节所述夹子的张紧度;所述上弧形内表面设有金属导电层,所述金属导电层与手指皮肤表面接触的一端镀有多个AgCl触点。用户可以将三个心电指夹电极分别夹在左手中指、右手无名指和右手食指即可实现单导联(I导联)心电图采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快速准确地采集I导联心电图,进行单导联常规心电分析,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了心电图采集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电指夹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心电图采集和分析通常在医院进行,当心脏病或疑似心脏病患者在医院环境下进行心电图的检查时,院方通常使用心电图机对受测者进行短时心电图采集或使用24h动态心电监护系统HOLTER进行长时间心电图采集和分析,心电图采集系统与患者人体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吸球、肢体电极夹、一次性电极贴等,由医护人员佩戴到患者上体上,通过导联线将心电信号传送到心电采集系统中,操作程序繁琐,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家用心电监护是在居家环境下使用的心电监护系统,通常使用者是普通用户,一般没有粘贴电极贴和佩戴电极夹或吸球的经验,粘贴位置通常不易找准,影响了心电图采集的准确性,甚至容易延误病患的治疗时机,危机病患的生命。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指夹电极,以方便用户使用,提高心电图采集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心电指夹电极,其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夹体,所述夹体包括上弧形夹片和下弧形夹片,所述上弧形夹片和下弧形夹片通过夹子轴柱连接形成一与手指相适配的柱形钳口和后端把手;所述夹子轴柱、上弧形夹片、下弧形夹片间设有弹簧,用于调节所述夹子的张紧度;所述上弧形内表面设有金属导电层,所述金属导电层与手指皮肤表面接触的一端镀有多个AgCl触点。
进一步的,所述上弧形夹片中端外表面设有一用于与外部相连接的电极扣,所述上弧形夹片与所述电极扣采用螺纹螺丝的连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弧形夹片前端设有一上凸棱,所述下弧形夹片的前端设有一下凸棱,当所述心电指夹电极处于原始状态时,所述上凸棱与下凸棱相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上弧形夹片与所述下弧形夹片的后端把手外表面均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AgCl触点呈现5列10排的排版形式,所述AgCl触点半径为0.5mm的小球体状;所述AgCl触点间前后左右间隔为1-2m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电指夹电极,采用上弧形夹片和下弧形夹片的结构方式,用户可通过将三个心电指夹电极分别夹在左手中指、右手无名指和右手食指,进而实现单导联(I导联)心电图采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快速准确地采集I导联心电图,进行单导联常规心电分析,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了心电图采集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电指夹电极,通过在所述上弧形夹片与手指皮肤表面接触的一端设置多个AgCl触点,使得接触面更广,所述AgCl触点与所述用于与外界相连的电极扣同处于一导电层上,更加确保了心电信号采集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电指夹电极,通过在所述上弧形夹片与下弧形夹片后端都设置有防滑纹,使得用户使用所述心电指夹电极时不易掉落而损坏,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和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和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6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