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集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5269.0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8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三峡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55 | 分类号: | F24S10/55;F24S30/425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4311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集热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板,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包括集热板芯,所述集热板芯为由波浪形的上板和水平的下板组成的内部中空的板材,所述上板与下板两端通过连接板连接,上板与下板之间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集热板芯分隔成纵向条形空腔,所述集热板芯的下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保温层,所述集热板芯与所述保温层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边框,所述边框底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集热板角度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集热板通过将集热板芯上板设置为波浪状,增大了吸热面积,提高了吸热效率;另一方面,交换介质直接通过隔板设置的条形空腔与集热板芯进行热交换,有利于提高热交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集热板的集热板芯一般为实心的平面结构,在集热板芯内部再焊接热交换管,这样,一方面由于集热板芯吸热面积有限,容易使吸热效率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介质与集热板之间还存在热交换管,因此容易影响热交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集热板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集热板,包括集热板芯,所述集热板芯为由波浪形的上板和水平的下板组成的内部中空的板材,所述上板与下板两端通过连接板连接,上板与下板之间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集热板芯分隔成纵向条形空腔,所述集热板芯的下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保温层,所述集热板芯与所述保温层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边框,所述边框底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集热板角度调节装置。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集热板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边框一侧底部的可伸缩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在底座远离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减速器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边框底部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边框底部,弹簧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表面。
优选的,所述条形空腔内部还设置有扰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装置包括第一扰流杆和第二扰流杆,所述第一扰流杆固定安装在左侧的连接板或者隔板上,所述第二扰流杆固定安装在右侧的连接板或者隔板上,且第一扰流杆与第二扰流杆相互交错设置,第二扰流杆的末端投影落在所述第一扰流杆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扰流杆与左侧连接板或者隔板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二扰流杆与右侧连接板或者隔板之间的夹角为β,且α≥β。
具体的,所述α为60°,所述β为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集热板通过将集热板芯上板设置为波浪状,增大了吸热面积,提高了吸热效率;另一方面,交换介质直接通过隔板设置的条形空腔与集热板芯进行热交换,有利于提高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板 2、下板 3、连接板 4、隔板 5、空腔 6、保温层 7、支撑杆 8、底座 9、支架 10、电机 11、凸轮 12、弹簧 13、第一扰流杆 14、第二扰流杆 15、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太阳能集热板,包括集热板芯,集热板芯为由波浪形的上板1和水平的下板2组成的内部中空的板材,其中,上板1与下板2两端通过连接板3连接,上板1与下板2之间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隔板4,隔板4将集热板芯分隔成纵向条形空腔5,条形空腔5可作为交换介质的流入通道。其中,上板1、下板2、连接板3和隔板4最好一体成型,且材质相同,优选材质为由铝合金、聚碳酸酯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三峡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宜昌三峡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52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