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骨架谐振电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2078.9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0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魏家乐;潘立总;黄巧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黎明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26;H01F27/30;H01F27/32;H01F27/29;H01F27/22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梁清 |
地址: | 51904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芯 底座 本实用新型 谐振电感 绝缘纸 无骨架 绕制 引脚 绝缘纸设置 骨架产品 绕组绕制 相对设置 进出线 开口处 气隙 温升 保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骨架谐振电感,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底座、绝缘纸及绕组,绝缘纸设置在底座上,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都是E型磁芯,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设置了气隙,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的开口处相对设置,绕组绕制在绝缘纸上,绕组进出线固定于设置在底座的引脚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骨架绕制的谐振电感结构设计,该设计改善了原有骨架产品温升过高的问题,同时底座保留引脚,也降低了绕制工艺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元件,尤其涉及一种无骨架谐振电感。
背景技术
谐振电感是谐振电路的重要组成部件,目前常规的谐振电感通常为PQ型或 EE型磁芯,骨架围绕磁芯中柱,绕组与磁芯的间距过小,使得产品进行灌封使用时导热灌封胶难以流入磁芯中柱,造成元件散热性能不足以致温升过高影响元件基本性能;如若采用无骨架绕制的方案,制作工艺难度大,飞线也无法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谐振电感的散热问题,以及无骨架绕制的进出线固定问题,提供一种无骨架谐振电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骨架谐振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电感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底座、绝缘纸及绕组,所述绝缘纸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绕组绕制在绝缘纸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设置有通孔,通孔边缘设置有凸边,所述绝缘纸包裹在凸边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相对设置在底座的两侧,磁芯中柱位于底座的通孔内,绕组绕设在中柱周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都是E型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中柱都设置了气隙,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的开口处相对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磁芯包括磁芯主体、非铁磁性介质及分段式气隙磁材,非铁磁性介质、分段式气隙磁材上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磁芯主体中柱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非铁磁性介质是陶瓷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非铁磁性介质和分段气隙磁材采用粘合剂粘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结合处通过粘合剂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设置有引脚,绕组进出线固定于引脚上。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无骨架谐振电感利用底座和绝缘纸的组合,自制骨架进行绕线,解决了无骨架绕制工艺困难的问题;同时通过增大绕组和磁芯中柱的间距和设置分段式气隙解决了元件温升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黎明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黎明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20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谐振电感骨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无机绝缘涂层的铁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