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管自动整理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8552.0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7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川杰安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355 | 分类号: | B29C48/355;B29C48/25;B29C48/92 |
代理公司: | 11212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立;陈振玉 |
地址: | 431600 湖北省孝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管 自动收集 本实用新型 摆动单元 传输机构 输送装置 收集装置 依次设置 整理装置 自动整理 输出 出料口 摆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管自动整理收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传输机构、凹槽、第二传输机构和自动收集输送装置;以及可对所述凹槽内的吸管进行整理和输出的摆动单元。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管自动收集整理装置,通过摆动单元在凹槽内进行摆动可以实现对凹槽内的吸管进行整理和输出,通过自动收集输送装置对出料口端的吸管进行自动收集和输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管的处理设备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管自动整理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吸管的收集整理流程为,制备好的吸管从出料口经过传输带传送至箱体,由于吸管从制备到进入箱体内时,比较散乱无序,工作人员需要对散乱的吸管塑料吸管一根一根的进行整理,使其平整叠放后才能进行包装,比较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设置一种集吸管收集、整理、装箱、输送一体化的吸管自动收集输送装置,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管自动整理收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管自动整理收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传输机构、凹槽、第二传输机构和自动收集输送装置;以及可对所述凹槽内的吸管进行整理和输出的摆动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管自动收集整理装置,通过摆动单元在所述凹槽内进行摆动可以实现对所述凹槽内的吸管进行整理和输出,通过自动收集输送装置对出料口端的吸管进行自动收集和输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技术方案还可以进行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摆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凹槽上方的转轴、对所述吸管进行整理的摆动片和对所述吸管进行整理和输出的输料板,所述摆动片和输料板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轴进行周期性的正向和反向转动。
由此,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动片和所述输料板进行平整整理和输料。
进一步,所所述摆动片靠近所述凹槽内壁端与所述凹槽内壁的距离大于所述吸管的最大直径,所述输料板靠近凹槽内壁端与所述凹槽内壁的距离小于所述吸管的最大直径,所述凹槽的入料口端倾斜链接有导料板,所导料板的入料口端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出料口端。
具体的,在摆动片和输料板在所述凹槽内转动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满足:所述摆动片靠近凹槽内壁端与所述凹槽内壁的距离大于所述吸管的最大直径,所述输料板靠近凹槽内壁端与所述凹槽内壁的距离小于所述吸管的最大直径,所述摆动片和输料板靠近凹槽内壁端与所述导料板的距离大于所述吸管的最大直径。
优选的,所述凹槽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入料口端倾斜连接所述导料板。
由此,位于第一传输机构的出料口的部分吸管(尤其是最先进入凹槽内的吸管)由于惯性和重力作用倾向于沿着所述导料板平整的滑入凹槽底部。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的圆心位于所述转轴的轴线上。
由此,便于摆动片和输料板靠近弧形槽内壁端与弧形槽内壁的距离的控制和装置设计。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往复气缸,所述往复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齿条,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从动齿轮。
由此,往复气缸带动齿条作往复运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和转轴作周期性的的正向和反向转动。
进一步,所述自动收集输送装置包括传感器、控制装置、收集箱和输送所述收集箱的第三传输机构,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传输机构的支架上,所述控制装置分别电连接所述传感器和第三传输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川杰安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汉川杰安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8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光母粒水拉条切粒压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四螺旋多层餐盒挤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