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汽热采封隔器耐高温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6246.3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7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卫;孙立柱;岳继文;陶建强;赵明;杨再广;孙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新疆新春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7 | 分类号: | E21B33/127;E21B33/129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汽热采封隔器 耐高温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注汽热采封隔器耐高温密封装置,包括油管以及套在油管上的胶筒,胶筒上端连接胶筒上固定环,胶筒下端连接胶筒下固定环,还包括同样套在油管上的耐高温密封套,所述耐高温密封套位于胶筒上方,且耐高温密封套的上端连接密封套上固定环,耐高温密封套下端连接胶筒上固定环。座封后由于该密封装置的耐高温的特性,不会在注汽过程中产生变化,更不会碳化或者变软,这样在橡胶胶筒损坏的基础上,还能保持密封,依然达到防砂和封隔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采油工艺领域,具体地说是注汽热采封隔器耐高温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注汽采油井防砂、分层使用的封隔器,其胶筒部分由于采用了橡胶作为密封接触面,虽然调整橡胶配方可承受一定程度高温,但是注汽温度常常达到300℃左右高温,远远超过橡胶件可承受温度,在长期的、多轮次的注汽后胶筒发生变质碳化,在反复注汽、蠕动过程中破损、破碎,之后起不到应有的封隔作用而失效,导致油井出砂、出水,需要重新修井带来较大经济和人力、物力方面的损失。
申请号:200910235270.X提供了一种耐高温套管外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一级液缸、第一胶桶、第二胶桶、二级液缸、第三胶桶、三级液缸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分别上下连接油管:该一级液缸一端与上接头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胶桶相连接;该三级液缸一端与下接头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胶桶相连接;所述第一胶桶与第二胶桶之间通过一档环紧密相连;所述二级液缸用以连接所述第二胶桶和第三胶桶。该耐高温套管外封隔器通过在第三胶桶的上侧增加两层起加强作用的胶桶,以提高热采封隔器的密封性能和使用效率。
申请号:201510818944.4涉及一种耐高温蒸汽的胶筒、具有该胶筒的压缩式封隔器及一种密封方法,其中胶筒包括密封体,密封体具有第一密封段和第二密封段;第一密封段较第二密封段易被压缩,当被轴向压缩时,第一密封段进行径向的第一凸起来进行密封,而第二密封段进行的径向的第二凸起不足以进行密封;第二密封段靠近喷射高温蒸汽的蒸汽孔设置,进而当蒸汽孔喷射出高温蒸汽时,第二密封段受高温蒸汽作用而继续进行径向的第三凸起以进行密封,来防止高温蒸汽与第一密封段直接接触或减少高温蒸汽与第一密封段直接接触的时间。本发明的胶筒能够实现低温密封和高温密封,能起到密封作用又能耐受高温蒸汽。
申请号:201721038429.5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压超深小井眼完井封隔器,封隔器中部的胶筒(14)采用氢化丁晴橡胶和氟橡胶材料;胶筒(14)的长度为106mm-110mm;封隔器底部的卡瓦(29)为镶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高温高压超深小井眼完井封隔器,适用于在高温、高压、5-1/2″套管内座封进行完井作业的井,满足了高温、高压的井下环境及高强度,且小壁厚5-1/2″套管的坐封需求,最高可安全坐封于140V钢级的套管,为高温高压超深区块的完井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注汽热采封隔器耐高温密封装置,座封后由于该密封装置的耐高温的特性,不会在注汽过程中产生变化,更不会碳化或者变软,这样在橡胶胶筒损坏的基础上,还能保持密封,依然达到防砂和封隔的作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注汽热采封隔器耐高温密封装置,包括套在油管上的胶筒,胶筒上端连接胶筒上固定环,胶筒下端连接胶筒下固定环,还包括同样套在油管上的耐高温密封套,所述耐高温密封套位于胶筒上方,且耐高温密封套的上端连接密封套上固定环,耐高温密封套下端连接胶筒上固定环。
所述胶筒上端面与胶筒上固定环下端面是一种面接触顶紧的关系,胶筒下端面与胶筒下固定环上端面也是一种面接触顶紧的关系。
所述耐高温密封套上端面与密封套上固定环下端面是一种面接触顶紧的关系,耐高温密封套下端面与上固定环上端面也是一种面接触顶紧的关系。
所述胶筒下固定环、胶筒上固定环、密封套上固定环嵌套在导向中心管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新疆新春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新疆新春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6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式隔帘
- 下一篇:一种高均匀度高光效低眩光的黑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