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磨齿机小立柱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60429.4 | 申请日: | 201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4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文杰 |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壁面 第一壁 第二壁 长槽 本实用新型 框形结构 长条形 夹角为 面垂直 个壁 平行 数控磨齿机 导轨安装 底板横向 磨齿机床 内部操作 设备维修 首尾相连 装夹工件 纵向设置 加强筋 内表面 丝杆孔 小立柱 钝角 锐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磨齿机小立柱,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壁面、第二壁面、第四壁面和第五壁面,四个壁面首尾相连围成一框形结构且该框形结构内表面横向和纵向均设置有加强筋,其中第一壁面和第四壁面相互平行且与第二壁面垂直,第五壁面与第一壁面间夹角为钝角,与第四壁面间夹角为锐角,第三壁面与底板横向设置,二者分别位于第一壁面、第二壁面、第四壁面及第五壁面的顶部和底部且与这四个壁面垂直,第五壁面的中上部设置有长条形的长槽且长槽的两侧平行的设置有一对长条形的导轨安装台,第三壁面上靠近长槽的地方设置有丝杆孔。本实用新型有助于增大磨齿机床内部操作空间,最终便于开展装夹工件及设备维修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数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控磨齿机小立柱。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数控磨齿机小立柱的结构是一个规则的长方体结构,体积较大。数控磨齿机通常均带有密闭的机床防护罩,防护罩内空间有限,当小立柱体积较大时占据较大的安装空间,从而使得机床防护罩内剩余操作空间有限,不便于加工时安装工件,对于大型磨齿机来说,这样的矛盾更为突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控磨齿机小立柱,减小自身体积以增加磨齿机机床防护板罩内部可用操作空间,更加便于装夹工件或进行相关维修工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磨齿机小立柱,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壁面、第二壁面、第四壁面和第五壁面,四个壁面首尾相连围成一框形结构且该框形结构内表面横向和纵向均设置有加强筋,其中第一壁面和第四壁面相互平行且与第二壁面垂直,第五壁面与第一壁面间夹角为钝角,与第四壁面间夹角为锐角,第三壁面与底板横向设置,二者分别位于第一壁面、第二壁面、第四壁面及第五壁面的顶部和底部且与这四个壁面垂直,第五壁面的中上部设置有长条形的长槽且长槽的两侧平行的设置有一对长条形的导轨安装台,第三壁面上靠近长槽的地方设置有丝杆孔,第一壁面上靠近导轨安装台两端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壁面和第四壁面靠近底板的一端均设置有销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数控磨齿机小立柱横截面为梯形结构,安装使用时截面小端朝向操作方位,增大了操作空间,从而有助于在磨齿工作中零件的装夹操作及设备的维修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磨齿机小立柱三维结构图。
图中,101、第一壁面;102、第一凸台;103第二壁面;104、第三壁面;105、丝杆孔;106、第四壁面;107、导轨安装台;108、长槽;109、第五壁面、110、底板;111、销孔、112、第二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数控磨齿机小立柱,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壁面101、第二壁面103、第四壁面106和第五壁面109,四个壁面首尾相连围成一框形结构且该框形结构内表面横向和纵向均设置有加强筋,其中第一壁面101和第四壁面106相互平行且与第二壁面103垂直,第五壁面109与第一壁面101间夹角为钝角,与第四壁面106间夹角为锐角,第三壁面104与底板110横向设置,二者分别位于第一壁面101、第二壁面103、第四壁面106及第五壁面109的顶部和底部且与这四个壁面垂直,第五壁面109的中上部设置有长条形的长槽108且长槽108的两侧平行的设置有一对长条形的导轨安装台107,第三壁面104上靠近长槽108的地方设置有丝杆孔105,第一壁面101上靠近导轨安装台107两端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台102和第二凸台112,第一壁面101和第四壁面106靠近底板110的一端均设置有销孔111。
安装时,第五壁面109朝向工件,第一壁面101朝向操作口,磨齿机内部操作空间变大,从而有助于在磨齿工作中零件的装夹操作及设备的维修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文杰,未经吴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04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模具数控钻深孔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真空腔吸气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