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矩形二沉池刮泥机的超长驱动链的张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4984.6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2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姚念民;辛梦生;周秀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美(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18 | 分类号: | B01D21/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张义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形 二沉池刮泥机 超长 驱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矩形二沉池刮泥机的超长驱动链的张紧装置,两个对称设置的张紧块,两个张紧块两侧分别连接一块连接板,所述张紧块内侧具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中间部位设置有弧形工作面,驱动链条在所述弧形工作面上平滑通过,所述弧形工作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张紧块采用非金属材质,所述张紧块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U型的薄金属衬板。通过调整张紧块的相对距离,调整链条的松紧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矩形二沉池刮泥机的超长驱动链的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化处理后混和液进行固液分离,用以去除生物悬浮固体的沉淀池,以保证最终出水水质。在活性污泥法中,从曝气池流出的混合液在二次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和污泥浓缩,澄清后的出水溢流外排,浓缩的活性污泥部分回流至曝气池,其余作为剩余污泥外排。矩形二沉池比圆形二沉池节省占地面积,且可作为地下形式,有利于污水厂整体规划,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矩形二次沉淀池顶部设置驱动装置,通过驱动链条将动力传至刮泥机主轴,再通过主轴上的键带动安装在主轴链轮上的两条平行牵引链条进行周圈运动,在牵引链条上每隔一定间距安装有刮泥板,刮泥板将沉降到池体底层的污泥刮至前端泥斗中,再通过泵等设备将污泥排出。驱动链条作为带动设备运转的关键部件,其是否能持续运行与设备运转和保证底沉淀污泥层的高度和回流污泥浓度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能密切相关。
矩形二沉池刮泥机的驱动链条多用非金属或金属材料制成,多为滚子链。由于工艺水力高程设计与实际操作平面高度的条件限制,驱动电机轴和刮泥机主轴往往距离较远,同时由于上述两轴安装位置接近垂直,当轴间距超过2M时,传统的安装在池顶驱动轴附近的链条张紧装置难以使链条有效张紧,易发生脱链或跳齿现象,影响设备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矩形二沉池刮泥机的超长驱动链的张紧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矩形二沉池刮泥机的超长驱动链的张紧装置,两个对称设置的张紧块,两个张紧块两侧分别连接一块连接板,所述张紧块内侧具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中间部位设置有弧形工作面,驱动链条在所述弧形工作面上平滑通过,所述弧形工作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张紧块采用非金属材质,所述张紧块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U型的薄金属衬板。
其中,所述张紧块为超高密度聚乙烯材质。
其中,所述连接板上开有若干孔,用于调整两张紧块的相对距离;所述张紧块(1)与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
其中,所述弧形工作面的弧形总长超过2节驱动链条节距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装置不用与墙壁等构筑物固定连接,依靠其自身重量和两侧链条的相对运动反力,理论上可悬停于驱动轴和刮泥机主轴之间的任意理想位置。通过调整张紧块的相对距离,调整链条的松紧程度。张紧装置的张紧块具有弧形表面,利于链条平滑通过,且张紧块具有凹槽,保证链条在凹槽内运行。两个张紧块为一组,弧面相对,通过带有若干孔的连接板组成整个装置。张紧块采用耐磨的非金属材料制成,避免对链条磨损,连接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防腐性能。同时便于安装,免去土建钻孔等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既包括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包括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美(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美(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4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