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轻量化电启动飞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3300.0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2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璐;张颖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1/00 | 分类号: | F02P1/00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量化 启动 飞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轻量化电启动飞轮,包括飞轮本体,飞轮本体一侧同轴固定有启动齿圈,所述飞轮本体的外圆小于启动齿圈的齿根圆,启动齿圈的内侧面紧靠在飞轮本体外圆的侧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轻量化电启动飞轮,新设计启动齿圈固定位置,使得飞轮外圆小于齿根圆,既减小飞轮高度与重量,降低刹车难度,又避免启动马达受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轻量化电启动飞轮。
背景技术
飞轮主要由飞轮本体、飞轮点火中心磁极、飞轮点火磁钢、飞轮保护套、飞轮充电磁钢、充电中心磁极、飞轮启动齿圈等组成。一般飞轮启动齿圈与飞轮本体间存在过度间隙C2(附图4),间隙过大会使飞轮重量与转动惯量增加,既浪费材料,又使刹车难度增大;间隙过小,马达启动时会碰到飞轮本体,造成启动马达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轻量化电启动飞轮,新设计启动齿圈固定位置,使得飞轮外圆小于齿根圆,既减小飞轮高度与重量,降低刹车难度,又避免启动马达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轻量化电启动飞轮,包括飞轮本体,飞轮本体一侧同轴固定有启动齿圈,所述飞轮本体的外圆小于启动齿圈的齿根圆,启动齿圈的内侧面紧靠在飞轮本体外圆的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飞轮本体具有环形内壁,环形内壁上安装有充电磁钢,充电磁钢上端面抵靠在飞轮本体的底壁上,飞轮本体在充电磁钢上端面的上部设置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飞轮本体上端面镂空。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磁钢的下端面不超过飞轮本体的下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磁钢上端面无金属阻挡。
进一步的,所述启动齿圈的底面与飞轮本体下端面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飞轮本体外圆设置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保护套和点火磁钢,保护套设置在点火磁钢外周,沉头螺钉径向穿过点火磁钢和保护套,将两者固定在安装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磁钢外侧设有磁钢极靴,两者通过沉头螺钉径向固定于飞轮本体的环形内壁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启动齿圈一体设置在飞轮本体上或者装配在飞轮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方案将启动齿圈的齿根圆凸出于飞轮本体外圆表面,从而使得启动齿圈和飞轮本体外圆之间无需设置过渡间隙C2,将飞轮本体的厚度做的更加薄。在此基础上,对飞轮本体内侧的充电磁钢与飞轮本体的底壁紧靠设置,并去除充电磁钢上部的飞轮本体材料,既减小飞轮高度与重量,降低刹车难度,又避免充电磁场受到影响,充电电流提升1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启动飞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启动飞轮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启动飞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飞轮本体;1a、开口;1b、安装槽;2、充电磁钢;2a、充电磁钢上端面;2b、充电磁钢下端面;3、启动齿圈;4、点火磁钢;5、保护套;6、沉头螺钉;6a、螺钉孔;7、磁钢极靴;C1、间隙;C2、过渡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3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组织轴向压缩实验夹具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极板挂片收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