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2610.0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4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木;谢廷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2 | 分类号: | E01C3/02;E01C11/22;E01C7/32 |
代理公司: | 50213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利荣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管 加固层 加强柱 粗砂 透水混凝土层 本实用新型 道路结构 沥青面层 碎石垫层 钢筋层 横管 土基 雨水 车轮荷载 向下渗透 基层 穿设 内嵌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结构,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土基、碎石垫层、粗砂基层和沥青面层,所述沥青面层与所述粗砂基层之间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包括钢筋层、包裹于所述钢筋层外的透水混凝土层;所述粗砂基层和所述碎石垫层内嵌设有多个加强柱,所述加强柱包括竖管、多个穿设于所述竖管上的横管,所述竖管的一端穿至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内部、另一端穿至所述土基的内部,所述横管连通于所述竖管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利用加固层和加强柱共同加强道路结构的强度,并便于雨水向下渗透,最终达到既能消纳雨水、又能承受车轮荷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路面结构层指的是构成路面的各铺砌层,按其所处的层位和作用,主要有沥青面层、基层和垫层。最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指出路面结构层由三部分组成:沥青面层、基层和底基层,之前的垫层,可归为功能层或路基处置层。
现有的道路结构,不但要承受车轮荷载的作用,而且要受到雨水的影响。由于雨水下渗会对机动车道的路基产生不良影响,进而无法满足车辆通行的要求;而对于承重要求较高,供车辆通行的道路,目前仍无解决道路积水的办法,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既能消纳雨水、又能承受车轮荷载的道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道路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土基、碎石垫层、粗砂基层和沥青面层,所述沥青面层与所述粗砂基层之间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包括钢筋层、包裹于所述钢筋层外的透水混凝土层;所述粗砂基层和所述碎石垫层内嵌设有多个加强柱,所述加强柱包括竖管、多个穿设于所述竖管上的横管,所述竖管的一端穿至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内部、另一端穿至所述土基的内部,所述横管连通于所述竖管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层设置为钢筋层及包覆钢筋层的透水混凝土层,钢筋层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然后利用透水混凝土层包覆,能够使得路面保持平整,而整体的道路结构的透水性能强,则就能够有效避免大量的雨水集聚在沥青面层上;雨水经过加固层后,部分雨水经过加固层渗透至粗砂基层内、并继续向下渗透,由于竖管内外内聚力和附着力的差异,大部分雨水经过竖管向地基渗透,其中部分雨水经过横管流动至碎石垫层和粗砂基层内;利用这种近似于狼牙棒设置的加强柱,在提高道路结构的透水性能的同时,一方面能够增加土基、碎石垫层、粗砂基层和加固层之间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当泥水透过竖管时能够有效的截流土颗粒,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效果,最终达到既能消纳雨水、又能承受车轮荷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管由抗渗混凝土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渗混凝土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孔隙结构,从而减少渗透通道,提高抗渗性,以此保证竖管的强度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管由多孔混凝土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孔混凝土由普通碎石经专业机械压制而成,有利于横管内的雨水向外渗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青面层由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组成,所述沥青面层的表面设置有抗滑耐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抗滑耐磨层减少沥青面层与车辆和大气的直接接触,在避免行车打滑的同时,消减外界因素对道路结构的影响,进而保证道路结构的抗挤压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粗砂基层由粒径在5-25mm之间的岩石颗粒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直径范围内的岩石颗粒组成的粗砂基层渗水性能较好,且直径不同的岩石颗粒之间能相互截留,避免水土流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碎石垫层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2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