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锚杆锁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8244.1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1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陶刚;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景源万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E02D3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1899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杆锁锚 装置 | ||
一种锚杆锁锚装置,包括精轧螺纹钢锚杆和对精轧螺纹钢锚杆螺纹匹配的螺母,所述螺母与垫圈平板一体化构成锁锚螺母,所述螺母与垫圈平板的内孔均设有螺纹,锁锚螺母钢筋混凝土垫层和上层钢筋上方,锁锚螺母的螺母在下方,垫圈平板在上方,其中垫圈平板的厚度为10‑35mm,螺母的长度35‑100mm。锁锚螺母的内径与(高强度)精轧螺纹钢锚杆螺纹的内孔相匹配,一般从22‑80mm有多种规格对应不同的拉力。螺母的外形为圆或多边形,垫圈尤其是为圆或多边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螺母在下部的结构可以使螺母锚固力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合直通或扩大头锚杆的施工用的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工程应用技术;是一种涉及承压型直通或变直径钢筋笼扩体锚杆预应力施加的在底板上的锚杆锁锚装置。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的CN2017103161244一种锚杆或桩基用变直径钢筋笼及应用申请以来,其应用已经逐渐扩大,抗浮抗拉锚杆涉及一种地下工程及地基、基坑支护、边坡防塌应用技术。抗浮抗拉锚杆在施工和应用过程中涉及锚杆体系变形的问题,需要克服杆体自由段弹性变形及增加锚固力。直通或扩大头锚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地下工程应用技术,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精神。在解决地下室抗浮、基坑支护等方面,与一般传统工艺相比,更加的经济、环保;同时在工期与耐久性等方面,也有较大的优势。随着扩体锚杆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扩体锚杆技术进行地下室抗浮、基坑支护等。与此同时,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锚杆的承拉力远大于普通锚杆,其变形位移的尺度大,因而在位移控制方面比传统的桩基础大,因此如何更好的控制锚杆的变形,是对扩体锚杆技术改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直通或扩大头精轧锚杆在变形控制方面比传统的桩基础大,因此如何更好的控制锚杆的变形,是对扩体锚杆技术改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如果采用精轧螺纹钢作为锚杆,在抗浮锚杆的安装设计中,现有技术采用三件套结构:开孔的锁锚底板、弹簧和螺母(锁锚螺母),其中现有技术中锁锚底板是置于底板钢筋笼的内部,弹簧置于锁锚底板下方,锁锚螺母在底板上方拧固;由于现有技术中锁锚底板的应力只是集中在底板钢筋笼的一半,会影响到整体底板的受应力情况,并且现场施工安装相对复杂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克服抗浮直通或扩大头锚杆配套的装置——锚杆锁锚装置——配合精轧螺纹钢作为锚杆,尤其是锁锚底板锚杆锁锚装置,是克服抗浮直通或扩大头锚杆用锁锚装置,克服锚杆的弹性变形并保证锚杆与钢筋笼底板有更好的力学结合性能,以及工程上施工简便和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锚杆锁锚装置,包括精轧螺纹钢锚杆和对精轧螺纹钢锚杆螺纹匹配的螺母,所述螺母与垫圈平板一体化构成锁锚螺母,所述螺母与垫圈平板的内孔均设有螺纹,锁锚螺母钢筋混凝土垫层和上层钢筋上方,锁锚螺母的螺母在下方,垫圈平板在上方,其中垫圈平板的厚度为10-35mm,螺母的长度35-100mm。锁锚螺母的内径与(高强度)精轧螺纹钢锚杆螺纹的内孔相匹配,一般从22-80mm有多种规格对应不同的拉力。
螺母的外形为圆或多边形,垫圈平板尤其是为圆或多边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螺母在下部的结构可以使螺母锚固力大。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安装过程,当锚杆连接锚桩(如扩大头锚桩)后或直接安装好锚杆后、或在锚杆自由段注浆体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锚杆完成顶部的周围基底上浇筑钢筋混凝土垫层,再在锚杆顶部,由锁锚螺母拧在钢筋混凝土的上层钢筋上方(如图2所述),锁锚螺母拧入兼有锁锚底板的作用;锁锚螺母的尺寸需要足够大能够架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的部分钢筋上。锁锚(预应力)螺母,与预应力筋机械连接,并及时旋紧锁锚螺母,并用配套扭力扳手施加预应力至设计要求的变形位置。
进一步的,通过将锚杆自由段直径加大(增至250~300mm,浇注混凝土等方式),同时提高注浆体材料的强度,将其作为刚性微型桩,在保证桩身强度以及桩抗压承载力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的条件下,使其作为后续施加设计要求预应力的支座工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景源万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景源万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8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网工程车上的立杆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锅炉火花捕集的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