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处理废弃混凝土的流水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38596.9 | 申请日: | 2019-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4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民;陈玉宏;赵可肖;王博;刘滨锐;霍斌;朱文海;盛燕萍;陈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0/02 | 分类号: | C04B20/02;C04B20/04;C04B18/16 |
| 代理公司: | 61254 西安中科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玲玲 |
| 地址: | 230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混凝土 微波加热箱 再生骨料 球磨机 本实用新型 传送机 筛分机 机械化流水作业 化学浸泡法 机械破碎法 化学试剂 微波加热 输出 未使用 研磨法 砂浆 分档 骨料 球磨 流水线 密封 能耗 穿过 衔接 分类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废弃混凝土的流水线,其包括:传送机、微波加热箱、球磨机和筛分机,其中,传送机从微波加热箱的内部穿过,微波加热箱、球磨机和筛分机依次密封衔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1)废弃混凝土经微波加热和球磨后,骨料和砂浆很容易分开,与机械破碎法、热研磨法相比,能耗更低;(2)从废弃混凝土的输入到再生骨料的输出,未使用任何化学试剂,与化学浸泡法相比,污染更小;(3)从废弃混凝土的输入到再生骨料的输出,实现了一体式的机械化流水作业,操作更简单、更便捷;(4)可以对再生骨料进行分档收集,特别方便分类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水线,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废弃混凝土的流水线,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桥梁、房屋等混凝土建筑物需要拆除重建,拆除的废弃混凝土有数亿吨之多,然而我国对废弃混凝土的利用率仅为5%左右,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集料经过破碎后,与天然集料相比,吸水率大、强度低、耐磨性能差,这大大限制了再生骨料的应用范围。
所以,提高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品质,能拓宽再生料的应用范围、提高废弃混凝土的利用率、解决天然骨料日趋匮乏的现状。
目前,提高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品质的方法主要有:机械破碎法、化学浸泡法、热研磨法。然而,这些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能耗高、污染严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且污染小的用于处理废弃混凝土的流水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处理废弃混凝土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微波加热箱、球磨机和筛分机,其中:
前述传送机从微波加热箱的内部穿过;
前述微波加热箱的出料口与球磨机的进料口密封衔接;
前述球磨机的出料口与筛分机的进料口密封衔接。
前述的用于处理废弃混凝土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前述传送机由传送齿轮、传送带和动力机构组成,传送带被传送齿轮涨紧,动力机构带动传送齿轮转动,其中:
前述传送带是由多个传送带链条和多个连接杆连接组成的,传送带链条呈长方体形,下半段为啮合部,啮合部上形成有两个凹槽,该两个凹槽能够与传送齿轮的轮齿啮合;传送带链条的上半段向左右两侧都延伸出搭接部,该搭接部能够与微波加热箱的下边缘搭接;搭接部的端面上开有连接孔,该连接孔是用来安装连接杆的。
前述的用于处理废弃混凝土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前述传送带链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呈弧形。
前述的用于处理废弃混凝土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前述传送带链条和连接杆均采用金属钢制成。
前述的用于处理废弃混凝土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前述微波加热箱由微波加热箱外壳和磁控管组成,其中:
前述微波加热箱外壳呈“凸”字型,前面为进料口,后面为出料口,中间为凸起部,底面为敞口,敞口处形成有向里弯折的卷边,传送机的传送带与敞口处的卷边搭接;
前述磁控管安装在微波加热箱外壳的凸起部的里侧,并且位于顶面处,呈阵列分布。
前述的用于处理废弃混凝土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前述微波加热箱内还设置有直角波形反射板,直角波形反射板具体设置在微波加热箱外壳的进料口与凸起部之间,顶面和侧面都有,并排紧密排列,直角指向微波加热箱外壳的内部空间。
前述的用于处理废弃混凝土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前述球磨机由球磨机外壳、滚筒、助磨块、金属球和驱动机构组成,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85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