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挖掘装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7041.2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4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金伟伟;耿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30 | 分类号: | E02F3/30;E02F3/38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靖靖;颜镝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臂 横梁 铲斗 装载机 本实用新型 挖掘装载机 侧向载荷 承载能力 机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挖掘装载机,包括装载机主体、铲斗、横梁(2)和至少两个动臂(1),动臂(1)安装在所述装载机主体上并与所述铲斗连接,动臂(1)用于带动所述铲斗运动,横梁(2)连接在两个所述动臂(1)之间,且所述横梁(2)的横截面呈矩形。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梁连接两个动臂,可以保持两个动臂动作的一致性,也可以提高动臂的稳定性,提高结构强度;而且横梁的横截面呈矩形,相比于圆形等形状来说,其结构强度更高,承载能力更大,在受到侧向载荷时可以有效保护机罩不被剐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挖掘装载机。
背景技术
挖掘装载机,俗称“两头忙”,集挖掘和装载于一身。挖掘装载机装载端受限于发动机和机罩的安装位置,其结构形式与装载机的结构形式区别很大。挖掘装载机的装载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动臂,机罩位于两个动臂之间,两侧的动臂在工作中保持动作一致,对挖掘装载机的挖掘性能有着重要作用,动臂的结构刚度及承载能力对于产品质量的提升也很重要。
目前,现有技术中动臂的结构设计不太合理,结构强度不足,承载能力较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结构应力较大,在一些恶劣工况中会出现刮蹭机罩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挖掘装载机,有效提高挖掘装载机的结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挖掘装载机,包括:
装载机主体;
铲斗;
至少两个动臂,安装在装载机主体上并与铲斗连接,用于带动铲斗运动;和
横梁,连接在两个动臂之间,且横梁的横截面呈矩形。
可选地,横梁为空心结构。
可选地,横梁包括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均呈U型,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相互对接形成封闭箱体。
可选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焊接连接。
可选地,横梁与动臂焊接连接。
可选地,挖掘装载机还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安装在动臂上,且第一加强板位于横梁的侧面以固定横梁。
可选地,动臂上设有第一铰接孔,动臂通过第一铰接孔与铲斗连接,第一铰接孔处设有自动臂的表面向远离动臂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凸台,第一加强板设置在第一凸台和横梁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凸台和横梁接触。
可选地,第一加强板设有第一弧形凹口,第一加强板通过第一弧形凹口包绕在第一凸台的外周。
可选地,横梁的相邻两个侧面圆滑过渡,第一加强板设有第二弧形凹口,第一加强板通过第二弧形凹口包绕在横梁的外周。
可选地,挖掘装载机还包括摇杆和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安装在动臂上,且第二加强板位于横梁的侧面以固定横梁,动臂上设有第二铰接孔,动臂通过第二铰接孔与摇杆连接,摇杆与铲斗连接,第二铰接孔处设有自动臂的表面向远离动臂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凸台,第二加强板设置在第二凸台和横梁之间。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有横梁,通过横梁连接两个动臂,可以保持两个动臂动作的一致性,也可以提高动臂的稳定性,提高结构强度;而且横梁的横截面呈矩形,相比于圆形等形状来说,其结构强度更高,承载能力更大,在受到侧向载荷时可以减小变形量,有效保护机罩不被剐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7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磨损斗齿的矿山机械
- 下一篇:可称重、防过载的挖掘装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