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浮游藻类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4557.1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1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蜀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浮游 藻类 打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浮游藻类打捞装置,包括船体一和打捞机构,所述船体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船体二,所述船体一和船体二的结构相一致。通过船体一、船体二和连接板的配合,提高打捞装置在水面作业的稳定性,通过动力组件和推进组件的配合,方便了船体一、船体二和连接板的移动,提高了工作的速率,通过大槽口和大挡板的配合,方便了对大过滤框内部打捞的浮游藻快速拾取清理,增加了打捞的简便性,通过小槽口和小过滤框的配合,方便了对小过滤框内部打捞的浮游藻进行清理,减少了工作量,通过安装槽和手把的配合,方便了网框和网袋的快速稳定安装,也简便了网框和网袋的拆卸与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游藻打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浮游藻类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水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水生植物,在各大小水域均能生长,随着近年来河道系统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导致水藻的生长过于迅猛,导致河道和航道出现规模大小不一的浮游藻,浮游藻的出现已经构成了一种环境污染,一方面浮游藻会导致水面垃圾的聚集,从而破坏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另一方面会导致河道与航道受阻,影响各类作业船只的正常运行,部分较大的浮游藻甚至会损坏各类作业船只,在现有的浮游藻打捞装置中,多采用打捞人员乘坐打捞船手工利用网捞打捞,从而导致打捞效率较低、操作复杂、成本较高,而且缺乏足够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浮游藻类打捞装置,具备操作简便、打捞效率较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河道浮游藻类打捞装置存在打捞操作不够简便、打捞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浮游藻类打捞装置,包括船体一和打捞机构,所述船体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船体二,所述船体一和船体二的结构相一致。
优选的,所述打捞机构包括大过滤框、小过滤框、网框和网袋,所述连接板正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推进组件,所述推进组件的一端贯穿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正表面的左侧依次开设有大槽口和小槽口,所述船体一底部的右侧和船体二顶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船体一底部的左侧和船体二顶部的左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船体一和船体二内腔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隔板。
优选的,所述大过滤框和小过滤框依次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后侧,所述小过滤框位于小槽口的正后侧,所述大过滤框位于大槽口的正后侧,所述小过滤框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小挡板,所述大过滤框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的大挡板,所述大挡板与小挡板的一端均延伸至连接板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网框通过两组安装槽分别与船体一和船体二活动连接,所述网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网袋,所述网框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把。
优选的,所述竖板的左端采用圆弧状,所述推进组件包括挂桨和叶轮,所述动力组件采用柴油发动机。
优选的,所述小过滤框内腔的左侧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小孔,所述小过滤框的右表面均设置为斜面结构,所述大过滤框内腔的左侧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大孔,所述大过滤框的右表面均设置为斜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网框采用不锈钢材料,所述网袋采用网眼小的尼龙网袋,所述网袋、大过滤框和小过滤框的安装位置位于同一直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船体一、船体二和连接板的配合,提高打捞装置在水面作业的稳定性,通过动力组件和推进组件的配合,方便了船体一、船体二和连接板的移动,提高了工作的速率,通过大槽口和大挡板的配合,方便了对大过滤框内部打捞的浮游藻的快速拾取清理,增加了打捞的简便性,通过小槽口和小过滤框的配合,方便了对小过滤框内部打捞的浮游藻进行清理,减少了工作量,通过安装槽和手把的配合,方便了网框和网袋的快速稳定安装,同时也简便了网框和网袋的拆卸与更换,通过大孔与小孔的配合,实现了浮游藻的分类打捞,增加了打捞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蜀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蜀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4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束电加热器的加热管
- 下一篇:一种静脉输液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