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代木板成型设备的旋转平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1337.3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9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朱善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东泉模具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06 |
代理公司: | 44371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恒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支架 本实用新型 成型模具 环形底座 木板 旋转驱动装置 控制装置 成型设备 等距排布 控制旋转 木板加工 驱动装置 旋转控制 旋转平台 圆周运动 制造设备 程序化 规模化 滑动 驱动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代木板成型设备的旋转平台系统,涉及代木板加工制造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环形底座、环形支架平台、旋转驱动装置、代木板成型模具及控制装置,所述环形支架平台滑动地安装于环形底座之上,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环形支架平台沿着环形底座作圆周运动;所述代木板成型模具设置有若干个,依次等距排布于环形支架平台之上;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旋转驱动装置及代木板成型模具工作。本实用新型能适宜规模化、程序化生产,环形支架平台的旋转控制精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木板加工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代木板成型设备的旋转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代木”是“代替木头”的意思,又称可机加工树脂板材,即代木板。随着工业(汽车、船舶、玩具、家电、风力发电等)的不断发展,用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制成的代木板应用越来越广泛,聚氨酯材料及环氧树脂材料生产出的代木其韧性、硬度、尺寸稳定性、耐温性、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物理特性都相当好。
代木板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代木板热熔材料制备方法,具体为:先按配方称取原料,然后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接着将混合材料加入至挤出机加热至熔融状态后挤出;其二是代木板的成型方法,具体为:将熔融状态的代木板热熔材料注入代木板成型模具中,待代木板热熔材料在代木板成型模具中逐渐冷却后,即成型为代木板,再从代木板成型模具中取出代木板。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代木板成型设备成型效率非常低,不适宜规模化、程序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适宜规模化、程序化生产的代木板成型设备的旋转平台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代木板成型设备的旋转平台系统,包括环形底座、环形支架平台、旋转驱动装置、代木板成型模具及控制装置,所述环形支架平台滑动地安装于环形底座之上,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环形支架平台沿着环形底座作圆周运动;所述代木板成型模具设置有若干个,依次等距排布于环形支架平台之上;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旋转驱动装置及代木板成型模具工作。
优选地,所述环形底座的上侧设有圆形导轨,所述环形支架平台的下侧设有若干与圆形导轨相滑动配合的滑轮,使环形支架平台能沿着环形底座的圆形导轨作圆周运动。
优选地,所述圆形导轨包括相互平行的内导轨和外导轨,所述滑轮包括内滑轮和外滑轮,内滑轮与内导轨相滑动配合,外滑轮与外导轨相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环形支架平台的圆心位置设有纵向的旋转轴,所述环形支架平台与旋转轴之间设置有若干固定连杆。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平台,所述控制平台之上安装所述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安装于环形底座及环形支架平台之外,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架、电机、减速机及棘轮,所述电机安装于电机架之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棘轮;所述环形支架平台的外侧围设有一圈链条,所述棘轮与链条相传动配合,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环形支架平台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环形支架平台沿着环形底座作圆周运动,再沿着环形支架平台的圆周方向,依次等距排布若干个代木板成型模具,因此,多个代木板成型模具相组合使用,并能依次注入热熔材料,依次取料,其冷却成型效率非常高,适宜规模化、程序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代木板成型设备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东泉模具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东泉模具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1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