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碰撞的计算机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9376.X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7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史子新;朱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子新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733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板 外壳体 活动连接 内置槽 本实用新型 计算机外壳 显示屏外壳 保护垫 防碰撞 固定柱 计算机使用 内部设置 使用寿命 拐角处 计算机 减振垫 中间处 导柱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碰撞的计算机外壳,其结构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保护垫、内置槽、显示屏外壳、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所述保护垫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所述内置槽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所述显示屏外壳活动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左上方,所述第一防护板活动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中间处,所述第二防护板活动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拐角处,所述内置槽的内部设置有导柱,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均设置有固定柱和减振垫,所述固定柱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中下方。本实用新型增强了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减小了计算机因碰撞出现损坏的机率,延长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外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碰撞的计算机外壳。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计算机外壳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计算机外壳发生碰撞的时候,外力对外壳体的冲击力比较大,减弱了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增加了计算机因碰撞出现损坏的机率,缩短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而且现有的计算机外壳在发生碰撞时显示屏外壳容易出现脱离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现象,降低了显示屏外壳在碰撞时的减振效果和显示屏外壳在保护过程中的稳定性。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碰撞的计算机外壳,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碰撞的计算机外壳,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保护垫、内置槽、显示屏外壳、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所述保护垫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所述内置槽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所述显示屏外壳活动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左上方,所述第一防护板活动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中间处,所述第二防护板活动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拐角处,所述内置槽的内部设置有导柱,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均设置有固定柱和减振垫,所述固定柱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中下方,所述减振垫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中上方,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垫采用橡胶的材质制作,并且粘接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所述内置槽设置有六个,并且分别分布在所述外壳体的拐角处和中间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柱的一端通过铆钉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内置槽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通过铆钉与所述固定柱的内部相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通过铆钉与所述导柱相连接,所述导柱的一端嵌合在所述固定柱的内部,所述导柱的另一端通过铆钉与所述内置槽的内壁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减振垫采用硅胶制作,并且分别嵌合在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导柱、固定柱和缓冲弹簧的结合,当外壳体发生碰撞的时候,第一防护板或第二防护板会通过固定柱会缓冲弹簧产生挤压力,同时导柱会在固定柱的内部进行来回摆动,以至于降低了外力对外壳体的冲击力,有效的增强了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减小了计算机因碰撞出现损坏的机率,延长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减振垫的增加,当显示屏外壳闭合的时候,显示屏外壳会嵌合在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内侧,同时减振垫会对显示屏外壳的边缘处进行保护,能有效的防止计算机在发生碰撞时显示屏外壳出现脱离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现象,增强了显示屏外壳在碰撞时的减振效果,提高了显示屏外壳在保护过程中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防护效果好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子新,未经史子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93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