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生儿心电图定位的导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2046.8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4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周莲娟;徐红贞;徐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4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生儿 心电图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生儿心电图定位的导联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新生儿心电图定位技术步骤繁琐,波形引出干扰较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PICC管,PICC管的头端伸入新生儿的肢体导联,PICC管的末端分叉成两根连接管,其中一根连接管上设置有中空的金属连接管,金属连接管的末端用于连接注射器,金属连接管的周壁用于与心电图机的连接夹夹持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各种步骤,减少影响波形引出的各种干扰,引出波形操作方便安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新生儿心电图定位的导联装置。
背景技术
正常心脏的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兴奋心房的同时,激动沿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顺序传导,最后兴奋心室。这种先后有序的电动的传播,引起一列电位变化,就形成了心电图上的相应波段。
传统PICC导管尖端定位使用X线进行定位,然而通过X线对导管尖端的识别可能是不准确的,同时对于新生儿X线的造成不良影响。现在较为先进的新生儿心电图PICC导管尖端定位为无导丝导管技术,通过定位连接肝素帽,10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后与肝素帽连接,针梗外露2/3,持续而缓慢地推注生理盐水,此时连接肢体导联,将右上肢导联与外露针梗相连,并在连接处滴注生理盐水保证良好的传导性,然后采集心电图信息。医护人员操作中如波形不能引出,需要及时检查传导是否通畅,另外还需将钢针尖端垂直于肝素帽,不能与管壁接触,避免影响传导。建立导联连接后,不宜在行送管操作时观察和记录心电图,因为导管的移动会影响导联的稳定性,且送管时间短不利于获取心电波形的准确数据,当导管将进入腔静脉内时缓慢送管,并停顿,检查导联稳固性,观察和记录稳定、可靠的心电图波形。然而新生儿特殊性,导管口径小,操作步骤较多,心电图的正常引出成为制约其进行推广的重要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减少各种步骤,减少影响波形引出的各种干扰,引出波形操作方便安全的用于新生儿心电图定位的导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新生儿心电图定位的导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ICC管,所述的PICC管的头端伸入新生儿的肢体导联,所述的PICC管的末端分叉成两根连接管,其中一根所述的连接管上设置有中空的金属连接管,所述的金属连接管的末端用于连接注射器,所述金属连接管的周壁用于与心电图机的连接夹夹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医护人员操作时,将PICC管头端伸入新生儿的肢体导联且固定好,然后将心电图机的连接夹夹在金属连接管上,最后将针筒乳头插入到金属连接管内固定,推动针筒内的活塞杆将生理盐水推注入PICC管内,监护仪上出现波形即可。本设置不仅避免了所需拍摄X片,减少X线暴露,而且大大减少了现有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步骤和时间,操作简单,也节省了定位使用的肝素帽和针头费用,避免职业暴露。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心电图定位的导联装置中,所述的连接管上还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用于防止生理盐水回流到针筒内。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心电图定位的导联装置中,所述的金属连接管外周长为4-5mm。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心电图定位的导联装置中,所述的金属连接管由不锈钢制成。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心电图定位的导联装置中,所述的另一个连接管连接正压接头或者肝素帽。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心电图定位的导联装置中,所述的金属连接管颜色为红色。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心电图定位的导联装置中,所述的金属连接管前端伸入连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2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