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盘造粒机的新型加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19032.0 | 申请日: | 2019-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7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虹谕;卢新林;许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大有生物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14 | 分类号: | B01J2/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1517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盘 造粒机 新型 加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盘造粒机的新型加水装置,包括摆动盘,所述摆动盘底面均匀固定有四个喷头,所述摆动盘顶面均匀固定有四个软管,每个软管输出端分别穿过摆动盘与一个喷头输入端固定相通连接,所述软管输入端与直角弯管输出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水箱内安装有计量泵,可以实现定时定量的把储水箱内水输送到水槽内,而且运用虹吸现象,改变弧形弯管位置和弹性伸缩管长度,可以使得水槽内定量的水同时按照四个方位向圆盘造粒机加水,使得加水量确定,加水位置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盘造粒机的新型加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圆盘制粒机是制粒机的一种类型,圆盘造粒机盘内衬高强度玻璃钢,具有造粒均匀、成粒率高、运转平稳、设备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很理想制粒设备。
现在的圆盘制粒机在液体肥生产工艺中,因为按照液体肥的生产工艺要求,必须在圆盘制粒机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定时定量的向圆盘制粒机内加水,但是目前的一般加水通过人工加水,加水量无法确定,加水位置不均匀,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圆盘造粒机的新型加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盘造粒机的新型加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圆盘造粒机的新型加水装置,包括摆动盘,所述摆动盘底面均匀固定有四个喷头,所述摆动盘顶面均匀固定有四个软管,每个软管输出端分别穿过摆动盘与一个喷头输入端固定相通连接,所述软管输入端与直角弯管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直角弯管输入端与水槽底端固定相通连接,所述水槽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顶端与固定板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槽固定设有弹性伸缩管,所述弹性伸缩管输出端与直角弯管输入端相通,所述弹性伸缩管输入端与弧形弯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弯管另一端正对水槽内底面设置,所述直角弯管顶部固定套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固定安装有绳索,所述绳索顶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板顶面,所述固定板底面固定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底端固定相通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底端与四通管顶端固定相通连接,所述四通管底端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底端通过万向球与摆动盘铰接,所述固定板底面固定有两个电动伸缩杆,两个电动伸缩杆输出端与摆动盘顶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水箱内固定安装有计量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四通管四个输出端分别固定相通连接有第二导管,四个第二导管分别与四个水槽固定相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对角设置,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在两个水槽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管采用不锈钢制成,第一导管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管采用不锈钢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管与水槽的连接处与水槽内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弹性伸缩管与弧形弯管连接处与水槽内底面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弯管与水槽之间的距离大于弹性伸缩管的最短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圆盘造粒机的新型加水装置,通过储水箱内安装有计量泵,可以实现定时定量的把储水箱内水输送到水槽内,而且运用虹吸现象,改变弧形弯管位置和弹性伸缩管长度,可以使得水槽内定量的水同时按照四个方位向圆盘造粒机加水,使得加水量确定,加水位置均匀。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大有生物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大有生物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9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