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基坑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8502.1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4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胡祥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陈敏 |
地址: | 238076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支护装置,属于深基坑支护领域。一种深基坑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板和第一支护桩,第一支护桩和支护板相连,第一支护桩上连接有第二支护桩,第二支护桩远离第一支护桩的一端与支护板相连,第一支护桩远离支护板的一端连接有螺纹筒,螺纹筒远离第一支护桩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远离螺纹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箱体,箱体内设有伸缩机构;本实用新型先通过箱体内部的伸缩机构带动与其相连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与其相啮合的螺纹筒伸缩,调节与其相连的第一支护桩的长短,同时实现双向调节功能,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挖掘好的深度比较深的基坑内,有时会出现塌方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支护,会使基础无法进行下去,基础打的也不会很牢固,会严重影响基础的质量,也会影响安装之后设备的牢固程度,所以需要对深基坑进行支护。
现有的支护装置支护的支护距离都是固定的,无法调节,用过一次后就需要从新根据深基坑的大小更换不同长度的支撑柱,或者支护距离只能单向调节,调节性能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深基坑支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板和第一支护桩,所述第一支护桩和支护板相连,所述第一支护桩上连接有第二支护桩,所述第二支护桩远离第一支护桩的一端与支护板相连,所述第一支护桩远离支护板的一端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远离第一支护桩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螺纹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伸缩机构。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一涡轮,所述第一涡轮通过滑杆与箱体转动相连,所述箱体侧壁上相接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与滑杆相连,所述螺纹杆贯穿箱体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螺纹杆的延伸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螺纹杆远离螺纹筒的一端开有螺旋齿,所述第一涡轮与螺旋齿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还转动连接有第二涡轮和第三涡轮,所述第一涡轮、第二涡轮和第三涡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护桩包括第一外柱和第一内柱,所述第一外柱与第一内柱滑动相连,所述第一内柱底部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内柱的一端与第一外柱底部内壁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护桩包括第二外柱和第二内柱,所述第二外柱和第二内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内柱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二内柱的一端与第二外柱底部内壁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护桩底端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支护桩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支护桩顶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护板转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基坑支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深基坑支护装置,当需要使用该装置对深基坑进行支护时,先通过箱体内部的伸缩机构带动与其相连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与其相啮合的螺纹筒伸缩,调节与其相连的第一支护桩的长短,从而使支护板可以支撑不同距离的深基坑,用途更加广,通过与第一支护桩和支护板相连的第二支护桩,可以使支护板受力分散,减轻对第一支护桩的压力,第一支护桩、第二支护桩和支护板形成三角形状稳定性更强。
2、该深基坑支护装置,通过摇动驱动盘,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一涡轮转动,第一涡轮带动与其相啮合的带有螺旋齿的螺纹杆转动,从而使螺纹杆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筒移动。
3、该深基坑支护装置,第一涡轮转动还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二涡轮转动,第二涡轮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三涡轮转动,从而第一涡轮和第三涡轮同时对两侧的支护板距离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未经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85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融合颈椎间盘假体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纺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