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商用开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15467.8 | 申请日: | 2019-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8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汝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泳蓝厨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18;F24H9/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822 浙江省宁波市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商用 开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商用开水器,包括炉体、进水口、出水阀及接水盘,开水器内设有电磁加热板,电磁加热板的一面固定有蛇形加热管,另一面固定有电磁加热线盘,蛇形加热管的入口处设有流量计及第一温度传感器,蛇形加热管的出口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蛇形加热管的入口与进水口相连,蛇形加热管的出口与出水阀相连,控制器分别与电磁加热线盘、流量计、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电磁加热线盘、流量计、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可根据控制器所设温度控制电磁加热线盘的加热功率,使出水温度更为精确,电能利用率高。并且该商用开水器占用体积较小,外形小巧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商用开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水器作为一种能够快捷提供开水的饮水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餐厅、机场、车站、办公室等公共场所,为人们引用开水提供方便。但传统的开水器一般采用电加热,为了及时供应开水,通常使用微型锅炉作为烧水容器,并将电热器置于锅炉周围或内部。此种方式虽然能够快速提供热水,但锅炉内的水始终处于接近沸腾温度,既大量浪费电能,并且为了防止其中的水沸腾损坏设备,一般不会将水加热至沸点以上。如公告号为CN202204131U 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即热开水器,其采用加热管加热沸腾箱中的饮用水,并在沸腾箱外设置了保温层,该即热开水器虽然采用了保温措施,但耗电仍然较高。此外,现有技术中还存在着一种电磁加热的即热开水器,如公告号为CN202470380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电磁加热的即热式开水器,其采用螺旋磁励线圈加热包裹在线圈外盘管中的水,该装置虽然能够达到较好的即热效果,但螺旋磁励线圈及螺旋盘管占用的体积较大,对水温及加热功率的控制也不够准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商用开水器,以解决上述问题和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商用开水器,其采用电磁平面加热的方式,减少了加热装置的体积,并且电磁辐射少,电能利用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商用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进水口、出水阀及接水盘,开水器内设有电磁加热板,电磁加热板的一面固定有蛇形加热管,另一面固定有电磁加热线盘,蛇形加热管的入口处设有流量计及第一温度传感器,蛇形加热管的出口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蛇形加热管的入口与进水口相连,蛇形加热管的出口与出水阀相连,控制器分别与电磁加热线盘、流量计、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的电磁加热板为铸铁或不锈钢材质,蛇形加热管为铜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电磁加热线盘内设有电磁线圈,电磁加热线盘外还设有散热片,开水器内还设有面向散热片的散热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蛇形加热管与进水口之间还设有净水滤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磁加热线盘工作时加热电磁加热板,电磁加热板将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至蛇形加热管中的饮用水,避免了蛇形加热管横截面积小,加热效率低的缺陷。电磁加热线盘、流量计、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可根据控制器所设温度控制电磁加热线盘的加热功率,使出水温度更为精确,电能利用率高。并且该商用开水器占用体积较小,外形小巧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电磁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表示:炉体1,进水口2,出水阀3,接水盘4,电磁加热板5,蛇形加热管6,电磁加热线盘7,流量计8,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 10,控制器11,电磁线圈12,散热片13,净水滤芯1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泳蓝厨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泳蓝厨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54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