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式污泥造粒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9117.0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0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齐雅文;李智刚;贾盛磊;张爱红;许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美陵中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C02F11/00;B01J2/20 |
代理公司: | 37212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43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箱 旋转轴 造粒 本实用新型 有效解决 湿污泥 污泥板 疏松 蒸发 进气口 旋转驱动装置 底部连接 电加热板 污泥造粒 出料口 干燥机 进料口 排气口 箱内壁 泥压 种盘 | ||
1.一种盘式污泥造粒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箱(1),干燥箱(1)内壁上设有电加热板(12),干燥箱(1)上部开设进料口(3)和排气口(15),干燥箱(1)下部开设出料口(11)和进气口(7);干燥箱(1)内设有旋转轴(2),旋转轴(2)底部连接旋转驱动装置;旋转轴(2)上从上往下顺次布置旋转耕泥压泥造粒组件、旋转耕泥翻泥造粒组件和翻泥造粒组件;
旋转耕泥压泥造粒组件包括干燥盘A(5.1),干燥盘A(5.1)底部开设若干下泥孔A(16.1),干燥盘A(5.1)外边缘设有挡料板A(17.1);旋转轴(2)贯穿并连接干燥盘A(5.1),干燥盘A(5.1)上方设有旋转耕泥机构(4)和压泥板(14),干燥盘A(5.1)底部设有割泥刀(13),割泥刀(13)设于压泥板(14)前方,旋转耕泥机构(4)、压泥板(14)和割泥刀(13)均连接干燥箱(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污泥造粒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旋转耕泥压泥造粒组件沿旋转轴(2)并排布置至少两组,其中相邻两组旋转耕泥压泥造粒组件的旋转耕泥机构(4)、压泥板(14)和割泥刀(13)均交错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污泥造粒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旋转耕泥翻泥造粒组件包括干燥盘B(5.2),旋转轴(2)贯穿并连接干燥盘B(5.2),干燥盘B(5.2)底部开设若干下泥孔B(16.2),干燥盘B(5.2)外边缘设有挡料板B(17.2);干燥盘B(5.2)上方设有旋转耕泥机构(4)和翻泥耙(6),旋转耕泥机构(4)和翻泥耙(6)均连接干燥箱(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污泥造粒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旋转耕泥翻泥造粒组件沿旋转轴(2)并排布置至少两组,其中相邻两组旋转耕泥翻泥造粒组件的旋转耕泥机构(4)和翻泥耙(6)均交错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污泥造粒干燥机,其特征在于,翻泥造粒组件包括干燥盘C(5.3),旋转轴(2)贯穿并连接干燥盘C(5.3),干燥盘C(5.3)底部开设若干下泥孔C(16.3),干燥盘C(5.3)外边缘设有挡料板C(17.3);干燥盘C(5.3)上方设有翻泥耙(6),翻泥耙(6)连接干燥箱(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污泥造粒干燥机,其特征在于,翻泥造粒组件沿旋转轴(2)并排布置至少两组,其中相邻两组翻泥造粒组件的翻泥耙(6)均交错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污泥造粒干燥机,其特征在于,下泥孔A直径大于下泥孔B直径,下泥孔A直径大于下泥孔C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污泥造粒干燥机,其特征在于,下泥孔C在干燥盘C上的分布数量多于下泥孔B在干燥盘B上的分布数量;下泥孔C在干燥盘C上的分布数量多于下泥孔A在干燥盘A上的分布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盘式污泥造粒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干燥箱(1)内底部设有导料板(8),导料板(8)一侧的干燥箱(1)上开设出料口(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污泥造粒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干燥箱(1)底部一侧开设进气口(7),出料口(11)与进气口(7)不在同一侧;干燥箱(1)顶端开设进料口(3),干燥箱(1)上部一侧开设排气口(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美陵中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美陵中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91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污泥处理装置
- 下一篇:感应加热干化物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