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接缝用送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3322.6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2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许长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泰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53/00 | 分类号: | D05B5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区杰斌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接缝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接缝用送线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摆动机构,及安装在底座上的用于驱动摆动机构平移的移动机构;摆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及安装在旋转电机的转轴上的用于夹取丝线的夹头;移动机构包括通过滑轨安装在底座上的活动板,及固装在底座上用于驱动活动板运动的驱动装置,旋转电机安装在活动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摆动机构、移动结构及夹头的配合运动,可快速从线束中夹取丝线并输送到下一工序中,动作准确快捷,代替了传统人工送线,实现自动送线功能,提高稳定性,更加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织接缝用送线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传统的插接机的送线方式采用人工操作,完全靠人工生产,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产品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纺织接缝用送线装置,能够代替工人手工送线,实现自动送线功能,提高稳定性,更加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纺织接缝用送线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摆动机构,及安装在底座上的用于驱动摆动机构平移的移动机构;摆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及安装在旋转电机的转轴上的用于夹取丝线的夹头;移动机构包括通过滑轨安装在底座上的活动板,及固装在底座上用于驱动活动板运动的驱动装置,旋转电机安装在活动板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摆动机构、移动结构及夹头的配合运动,可快速从线束中夹取丝线并输送到下一工序中,动作准确快捷,代替了传统人工送线,实现自动送线功能,提高稳定性,更加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种纺织接缝用送线装置,旋转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连接轴,夹头安装在连接轴的端部,底座上安装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导孔,连接轴滑动套接在导孔内。通过导孔引导连接轴的运动,使连接轴不会在移动和摆动的时候发生偏移,提高夹取丝线的准确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种纺织接缝用送线装置,底座上安装有与活动板抵接的缓冲器。通过在活动板的气垫与终点两个位置设置缓冲器,可避免活动板与底座之间发生碰撞,避免由于碰撞引起的震动造成夹头夹取丝线时掉线问题的出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种纺织接缝用送线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或电动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种纺织接缝用送线装置,夹头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基座上的硬质通气管,硬质通气管的端部固定套接有夹取装置;夹取装置包括固装在硬质通气管内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贯穿有第一气管,第一气管上滑动套接有活动块,活动块与第一固定块形成气室,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将气室与硬质通气管连通的驱动气道;第二固定块安装在硬质通气管的端部,第二固定块上可滑动贯穿设置有第二气管,第二气管与第一气管连通,第二固定块上安装有与活动块抵接的弹性机构,第二气管的一端与活动块固接,另一端固接有压头,第二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与压头配合完成夹紧动作的压块。通过气压控制活动块从而控制压头的动作,并与压块配合完成夹紧动作,可实现自动夹取丝线,保证丝线能够夹取并送出,稳定可靠,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种纺织接缝用送线装置,夹取装置还包括连接管,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套接在连接管的两端,连接管与硬质通气管的内壁配合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夹取装置的安装,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等零件先安装在连接管上组成一整体,再放入到硬质通气管内,提高设备制造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种纺织接缝用送线装置,为了提高夹取装置的密封性,保证动作的流畅度,第一固定块上套接有密封圈,密封圈与硬质通气管的管壁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泰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泰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3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