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应高温环境的打磨机构及炭化室结瘤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2287.6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2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范俊杰;向荣;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3/04 | 分类号: | C10B43/04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轮 驱动 高温环境 打磨轮 本实用新型 打磨机构 风管 支臂 处理装置 打磨装置 同轴固定 转动安装 出风口 炭化室 结瘤 内凹 扇叶 转动 对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高温环境的打磨机构及炭化室结瘤处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打磨装置无法使用高温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高温环境的打磨机构,包括:支臂;驱动风轮,所述驱动风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支臂的末端;打磨轮,所述打磨轮和所述驱动风轮同轴固定,所述打磨轮的直径大于所述驱动风轮的直径;风管,所述风管的出风口对准所述驱动风轮的扇叶的内凹侧并驱动所述驱动风轮转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应高温环境的打磨机构及炭化室结瘤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炭化室结瘤通常是焦炉在非正常工况下产生的异物,附着在炭化室炉墙或者炉底砖上,造成炭化室不光滑,无法正常推焦而丧失生产功能,如长时间带焦闷炉,焦炭烧损后留下的灰分,或者配合煤里有铁质组分,高温后渗入硅砖造成结瘤。
针对炭化室结瘤,常规处理手段是通过降温后,炭化室进人用角磨机打磨,或者是,适当降温保温隔热后,进人用角磨机打磨。由于需要降温,硅砖温度低于573℃时,会对硅砖结构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再次恢复的炭化室,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同时受降温后硅砖收缩破裂影响,焦炉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窜漏,影响环保,另外,因必须要进人处理,炭化室内空间小、温度高,操作环境恶劣,对操作人员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高温环境的打磨机构及炭化室结瘤处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打磨装置无法使用高温环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高温环境的打磨机构,包括:
支臂;
驱动风轮,所述驱动风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支臂的末端;
打磨轮,所述打磨轮和所述驱动风轮同轴固定,所述打磨轮的直径大于所述驱动风轮的直径;
风管,所述风管的出风口对准所述驱动风轮的扇叶的内凹侧并驱动所述驱动风轮转动。
可选的,所述驱动风轮的转动中心线垂直于所述支臂。
可选的,所述驱动风轮贴合固定在所述打磨轮上。
可选的,所述驱动风轮和所述打磨轮间隔设置,所述驱动风轮和所述打磨轮共用一个转动轴,所述驱动风轮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打磨轮转动。
可选的,所述支臂上设有第一轴承,所述驱动风轮和所述打磨轮通过同一根转动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上,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驱动风轮位于所述打磨轮的同一侧。
可选的,所述支臂上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驱动风轮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打磨轮的同一侧。
可选的,所述风管包括硬质管,所述硬质管包括出风端和进风端,所述出风端的出风口对准所述驱动风轮的扇叶的内凹侧,所述进风端能够和风源连通。
可选的,所述进风端设有至少一个锥台结构,且所述锥台靠近所述进风端的进风口一侧的直径较小。
可选的,所述出风端的直径逐渐缩小且靠近所述出风端的出风口一侧直径较小。
一种炭化室结瘤处理装置,包括所述的适应高温环境的打磨机构,还包括立架,所述支臂能够架在所述立架上且能够在所述立架上转动;
所述立架为固定结构或者可移动结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高温环境的打磨机构及炭化室结瘤处理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风管和驱动风轮的配合实现将打磨轮驱动,实现打磨的同时,还可以实现风冷降温,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22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焦罐对中机构
- 下一篇:一种地埋式多功能环保垃圾热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