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耳道CT扫描定位用耳塞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7923.0 | 申请日: | 201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9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敏;张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10009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耳道 ct 扫描 定位 耳塞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耳道CT扫描定位用耳塞,吸水性耳塞主体,耳塞主体呈圆柱状,顶部为弧面,从顶部到底部直径均匀变大,在耳塞主体的底部设有一储液腔,储液腔内储存有造影剂;储液腔与耳塞主体之间通过一超薄隔液膜隔开;当用力按压储液腔时,隔液膜在液压作用下破裂,储存在储液腔内的造影剂进入耳塞主体内,并在耳塞主体内扩散,然后将耳塞塞于耳朵内,可使耳塞与耳道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结构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耳道CT扫描定位用耳塞。
背景技术
外耳肿瘤常发生在外耳道上,在治疗之前,通常会给患者进行CT扫描定位。目前通常需要在外耳道内填塞蘸有加造影剂的纱布条进行显影定位,以便于方便看到外耳道及肿瘤区域。但这种做法存在以下问题:1、所加造影剂的量不好人为控制;2、纱布条塞进耳朵后通常不能完全贴合并充满耳道;3、因为剂量建成原因,空气间隙使得外耳道肿瘤剂量不够;4、纱布条塞进耳朵后,若塞的较深取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耳道CT扫描定位用耳塞,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使耳塞与耳道紧密贴合,且取出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耳道CT扫描定位用耳塞,包括吸水性耳塞主体,所述耳塞主体呈圆柱状,顶部为弧面,从顶部到底部直径均匀变大,所述耳塞主体的底部设有一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储存有造影剂;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耳塞主体之间通过一隔液膜隔开;当用力按压所述储液腔时,所述隔液膜在液压作用下破裂,所述造影剂进入所述耳塞主体内。
所述耳塞主体的外侧还设有一层保护层,用于防止进入所述耳塞主体内的所述造影剂产生外渗。
所述保护层为薄壁层,其层厚为0.1-1.0mm。
所述耳塞主体采用可压缩的吸水性柔性材料。
优选地,所述耳塞主体为泡沫塞、硅胶塞或海绵塞中的一种。
所述保护层和储液腔均由不透水柔性材料制备而成。
所述造影剂的量能够使其周向扩散到所述耳塞主体的外缘。
所述造影剂为泛影葡胺、碘他拉葡胺、碘普罗胺、脂肪酸碘化物中的一种。
所述储液腔端部外侧壁上设有弹性拉绳。
本实行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本实用新型外耳道CT扫描定位用耳塞,使用时用力按压储液腔,位于储液腔与耳塞主体之间的隔液膜在液压作用下破裂,造影剂进入耳塞主体并在耳塞主体内扩散,然后将耳塞塞于耳朵内,可使耳塞与耳道紧密贴合。
B.本实用新型外耳道CT扫描定位用耳塞,在定位和治疗时塞于耳道内,能克服皮肤表面的建成效应,提高肿瘤剂量。
C.本实用新型外耳道CT扫描定位用耳塞,在储液腔端部外侧壁上设有弹性拉绳,使用时拉绳位于耳道外侧,用完后方便耳塞自耳道内取出。
D.本实用新型结构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耳道CT扫描定位用耳塞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耳道CT扫描定位用耳塞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7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悬挂式建筑幕墙
- 下一篇:一种环保烘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