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五金打磨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2988.6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9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少林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7/04;B24B47/12;B24B47/22;B24B41/06;B24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612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金 打磨 机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金打磨机床,包括底座和打磨机构,所述底座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侧台,所述侧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所述底座后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为倒L形结构。通过底座、侧台和竖杆的配合,增加了打磨机床结构的稳定性,通过丝杠、滚珠螺母和伺服电机的配合,利用滚珠螺母与丝杆的相对运动,方便了动台的移动,提高了操作的简便性,通过导轨和滑块的配合,增加了动台的稳定性,通过轴承座组、轴套和转轴的配合,方便了转轴转矩的传递,从而方便了转台的转动,通过大齿轮、小齿轮一和旋转电机二的配合,利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增加了转台转动调节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五金打磨机床。
背景技术
五金制品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辅助性、配件性制成品。早期多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因而得名,现除采用各种金属材料,还广泛采用塑料、玻璃纤维等非金属材料制作,抛光是依靠磨削、滚压作用,除去试样磨面上的极薄一层金属,抛光常常用于增强产品的外观,防止仪器的污染,除去氧化,创建一个反射表面,或防止腐蚀的管道,冶金中,抛光用于形成平坦,无缺陷的表面,用于在显微镜下检查金属的微观结构,抛光不锈钢也可以增加不锈钢的清洁卫生程度,部分五金产品在成型后会存在毛边、表面不光滑等问题,故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加工,现有的打磨装置对采用人工手持打磨机,导致加工效率低下,并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大部分的五金打磨机床调节不便,并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金打磨机床,具备打磨效率高、便于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五金打机床磨打磨的效率不高,并且调节不便捷、成本较高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金打磨机床,包括底座和打磨机构,所述底座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侧台,所述侧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所述底座后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为倒L形结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动台、液压缸和转台,所述底座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导轨,所述导轨的表面活动套设有两组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动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腔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一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侧台的内腔,所述侧台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丝杠延伸至侧台内腔的一端并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丝杠的表面活动套设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的顶部与动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顶部与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磨具,所述转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吸盘。
优选的,所述动台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组,所述转台的底部延伸至动台的内腔,所述转台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延伸至轴承座组的内腔,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大齿轮,所述动台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小齿轮,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所述动台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珠。
优选的,所述磨具包括机箱和转盘,所述机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机箱的表面开设有环槽,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台,所述机箱和转盘通过凸台和环槽相连接,所述转盘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磨盘,所述转盘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口,所述磨盘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销,所述磨盘与转盘通过卡口与圆销相连接,所述磨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转盘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设有四组,所述滚珠螺母与丝杠相啮合,所述伺服电机采用PLC控制的正反转三相电机。
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采用PLC控制的三相电机,所述转轴表面的底部与轴承座组内腔轴承二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珠的顶部与转台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环形槽的内腔填充有润滑脂。
优选的,所述磨盘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弧形打磨工具,所述马达的输出端贯穿机箱并与转盘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少林,未经郑少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2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